第85章不明來客(2 / 2)

“嗯。”

單佑霖翻眨了下眼皮,一臉凝重的看著他,愁雲滿天。

宋太傅、蔡大人都已經死了……

朕對不起你們!竟讓你們慘遭毒手,橫死荒野。我單佑霖對天起誓,無論如何我都要親手殺了那個混蛋,以慰你們在天之靈,重振單國雄風!

雙手不禁緊握成拳,臉色鐵青著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元公公自七歲就淨身進宮,因其精通武藝,身手不凡,很快就被先皇榮升為大內侍衛,更調任至禦前伺候聖駕。

所以,他對於皇族之事可謂是相當了解。

此次,單佑霖意外與其重逢,不由得令他想起了那位在天葵軒,遭赫連炫熠毒手的疑雲重重的大皇叔。

他為何會和赫連炫熠在一起?又為何會被其關在酒窖的地牢裏?兩者之間究竟又有何微妙的關係呢?

這種種困惑都在單佑霖的腦海中盤旋,百思不得其解。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心事滿懷該如何安睡?於是,他便叫來了元公公向其問及此事,希望能在其口中得知些許緣由。

說到此事,便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單國曆代皇室單薄,先皇駕崩前並未留下太多子嗣予以繼位,更因其患有嚴重的心髒病故而行房之事不可太過頻繁,以至於很多陪葬的妃嬪在臨死之時都還是完璧之身。

先皇突發疾病而匆匆離世,又未留有遺照,故而這件誰人繼承皇帝之位的重任就落在了太後的身上。

當年各太子都年幼無知,單國又遭其它各國的****和討伐,此事真的是頗為棘手。選賢才繼位方可弘揚國運,反之,則****,毀約一旦。

然而,這天子之位,這權傾朝野的權勢有誰人不想?萬朝更替,這意氣風發的金鑾殿一直都被人虎視眈眈,競相爭奪。那個時候的單國,可謂是外憂內患,動蕩不安。

不久,暗中謀朝篡位的****之事便不經而起。

三皇子翼王和大皇子祁王相繼某上作亂,揮軍倒戈,互毀城池,死傷無數。

而二皇子尹王則剛好在邱國邊境與邱軍大戰,太後恐戰事愈發激烈無法掌控,便連夜派人快馬傳書給了尹王,請其速回安撫內亂。

尹王便是單佑霖的父親,也是先皇在世之時本欲傳位的人選。

之後,尹王便率五萬精銳騎兵速返單國,壓製兩王。豈料,三皇子他始終執迷不悟,還親摔其手下部隊與尹王一直對戰了五天五夜。

蒼茫天地間,頓時哀鴻遍野,血染黃土。

最終,翼王依舊不敵尹王之兵而戰敗,其****也在那一刻徹底破碎。翼王深知戰敗的結果,他便在仰天狂嘯了幾聲後,猛然舉劍自刎,倒在了尹王的兵馬之下。

原屬同宗血脈,怎奈何野性難馴,行差踏錯。

尹王秉性寬厚,愁眉深鎖中,依舊留其全屍帶回了單國。繼而,查封了其名下所有府邸與封地。

然而,翼王雖說是先皇血脈,但當今皇後卻並非是其生母,其母淑妃和皇後向來敵對難容。先帝在位之時,就曾因爭奪帝寵和皇後之位多次明爭暗鬥,煞費心機。如今,其子居然落下如此罪名,怎可輕易饒恕?

於是,皇後便暗下密令,將其妻兒趕盡殺絕。

而大皇子則是馨皇後的堂妹,也就是涔妃的兒子。馨皇後與涔妃關係甚好,所以念在其麵,便並未將其處以極刑,而是下旨將其世代貶為庶民趕出了皇城,並命其不得再踏入單城一步。

祁王雖免於一死,但涔妃就就此骨肉分離,今生再無見麵之期。而後,她便終日以淚洗麵,鬱鬱寡歡,不久,也就離世了。

臨終前,她懇求馨皇後讓她見祁王一麵,馨皇後直到最後也還是沒有答應,她便含恨離去了。

之後,二皇子尹王便繼承了皇位,單國的內戰便也就此宣告終結。

而單國內戰一役卻令眾多將才分流,傷亡慘重,更導致城內男丁匱乏,軍力大減。尹王便不得不多次禦駕親征,衝鋒陷陣。

幾年來,南征北討,奮勇殺敵,不斷地擴大了單國的疆土,這也是為單佑霖日後吞並高、邱兩國奠定了強勁的基礎。

梓尹七年,尹王在高國境內紮營,欲奪其城。卻因當時病毒肆虐,尹王不幸被染上惡疾,猝死帳內。

馨皇後得知此噩耗已是多日之後,她為未有得見兒子最後一麵而倍感痛心疾首,悲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