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人購買海景房的苦與樂(1 / 3)

北京人購買海景房的苦與樂

特別企劃

作者:李明

近期,央視到祖國各地采訪基層老百姓,問一個很突兀的問題是:“你幸福嗎?”

北京人理想中的“幸福”到底是什麼?網上很多人道出了心裏話,按順序說應該是這樣的:海邊有幢別墅,麵朝大海、春暖花開;沐浴陽光,呼吸著新鮮空氣,不用擔心PM2.5;吃著特供食品,不用擔心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子女都送出國讀書;有錢看病……

看來,“我在海邊有套房”,已經成了許多北京人的一大追求。其實,海風陣陣早就掀動了北京人的衣角和裙裾,海景房正在北京銷得火爆。一到星期天,不知道多少北京人奔波在到大海邊看房、買房的漫漫長路上,海景房將北京人的腳步拉向更遠的新生活。

就在這個當口,筆者先後在山東龍口、威海等海景房大井噴的地方采訪了一些海景房的擁有者和準擁有者,通過與他們的攀談,“我在海邊有套房”的苦與樂立體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張老師搜房記

北京人買海景房大體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海南、一個是山東。海南路程遠、房價高,投資型的實力買家居多。山東路程近,房價相對低,特別對北京普通收入人群的胃口。如今,動輒幾萬一平方米的房價,銷蝕了大多數北京人購置第二居所的願望,而低總價的山東海景房正好續燃起了這部分北京人的購房熱情。於是,到山東海邊買房去,漸漸成為一種新時尚。

來山東威海等地買房的,大多是離退休老人,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一部分是通過廣告宣傳,大多數則是聽到親朋好友的介紹而專程來的,其中也有已經多次來看房、多次來購房的人。他們不光自己買,還廣泛熱情地介紹給親戚朋友,甚至在一地、一區形成了家族聚居的小環境。海景房除了較好的自然環境外,也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他們希望通過日後房產的增值來獲取投資回報。這些老人大多都是國企退休職工、退休教師等普通工薪階層。他們被如下搔人神經的廣告詞大大觸動了:“忘卻那些你對生活的刻板印象吧,想象一下,當你麵向細膩沙灘上成排的遮陽傘,在國際級度假勝地的慵懶時光中喝著飲料,感受著陣陣暖風帶來的濕潤微風!”

是啊,為什麼不呢?於是,許多人告別刻板,擁抱時尚,呼啦一下子就來山東了,攔都攔不住。

5年前,張老師就開始踅摸著買海景房了。那時,張老師剛退休,原來是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他生性浪漫,海邊拾貝、枕濤而眠是他大半生的念想。但掙得少,日子吃緊,看場話劇都算場大享受了,那念想好比鏡花水月。好不容易挨到退休,老人沒了,孩子大了,負擔輕了。老兩口打算也給自己花上一筆,享受享受。幹了半輩子,累了半輩子,他們想在海邊買一套房子養老。

有一天,張老師在地鐵裏看見了一句廣告詞,心忽然就“突突”起來了。

“我國是一個人均海岸線極度稀缺的國家,我國的海岸線隻有1.8萬公裏,平均每人僅0.000013公裏,也就是不到2厘米!因此,我國國情決定了‘一線海景房’的稀缺性”。

張老師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悟,算計了一下手裏的餘錢,當時就打通了售樓處的電話。

俗話說:“穿衣吃飯亮家當。”,大半輩子攢了20萬出頭的張老師看上了價格便宜的山東海景房。前5年,山東威海銀灘海景房才2000出頭兒,雖沒有多少積蓄,十幾萬買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兩居還是可以承受的。還能活幾年呢?對自己好點吧,於是決定買一套。沒想到,光看房就看了5年,直到今年3月,他終於花了比5年前翻了一番的價錢買了一套兩居。張老師自嘲地說:“這就叫不冤不樂。”

為什麼一搜就是5年?

1.隔山買牛

5年前,第一次到威海,張老師和老伴是坐看房班車去的,全程連車費、食宿共300元。如果購房,那錢就在房款中扣除,看不上,兩人600元逛一趟山東也值。車上,售樓小姐極盡熱情,連口香糖、小零嘴兒這一類小關懷都準備好了。車上有好幾個售樓小姐,一個人管三四撥客戶,她們的小嘴兒巴巴不停地介紹著樓盤。她們精,看出張老師有文化,人浪漫,專搔他的癢處,說人的身材和壽命和是否住在海邊有很大關係,所以最浪漫的法國人都願意親水而居。同時,科學家們也說了:海邊空氣格外新鮮,負氧離子非常豐富;海水內含有多種礦物質、海藻生物以及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極為有利。體育學家們論證,在海水內遊泳,比在一般淡水內遊泳益處更多。如果退休後在海邊生活能延壽20年以上。

張老師原本耽於幻想,讓售樓小姐這麼一忽悠,閉上眼仿佛看到了法國的拉羅謝爾的海灘和普羅旺斯的美麗莊園,幸福得沒邊沒沿的。

到了威海市,先逛海岸,再看市景,天就黑了。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餐,又在海邊轉了一圈,將近11點才到售樓處。一進門,二老就被售樓小姐催促著簽合同。張老師覺得心裏沒底,要看看房子,售樓小姐說:“工地不在這,再說也沒什麼好看的,還沒有建呢。”張老師謹慎了大半輩子,怕被忽悠了,硬要去看。售樓小姐臉拉了下來,讓他等著,等別人簽完了合同,去吃午飯的途中,讓張老師在車上看了一下工地。然而,張老師隻看見無邊的圍檔,自問,這不是隔山買牛嗎?於是和老伴使了個眼色。張老師怕售樓小姐不高興,一再表示,等開工後,見到大樓出地麵就通知他,他一準兒買。售樓小姐倒也沒太當回事兒,倒是張老師自打回家後就總是念想著,像欠下人家的。

2.氣死人的“免費看房”

轉眼就是一年,沒有人通知張老師關於房子竣工與否的消息。據說,人家賣得火,沒等出地麵,就都賣完了。

第二次到威海,是因為張老師的老伴看見了一張免費威海看房的小廣告,老兩口樂不顛兒地就去了。一路上還好,人家一直在介紹項目,拉近關係,其暖融融。趕到了售樓處,陪同的售樓小姐就沒了蹤影,五六個大漢闖上車來,挨個兒收人均400元的看房費。一車人急了,吵吵著不交,說小廣告上說好不收的。大漢們說,坐車、住店、吃飯都離不開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個咬牙切齒地督促著你往出掏錢。車上大多都是老人,又互不相識,形不成個氣候,見第一個人交了,也就都嘟嘟囔囔地交了。

回去的路上,司機解釋說,北京售樓和當地售樓是兩撥人,互相不搭界,收錢的人是當地售樓處的,他們也沒辦法。眾人不傻,明白是做局糊弄他們的,但氣則氣矣,也隻能咬牙忍下。張老師感慨道:真是一百單八將的故鄉啊,佩服!佩服!老伴立馬堵住了他的嘴。他們不約而同地立了鐵誓,決不在威海買房了!

3.出不去、進不來

人還在,心不死。半年後,老兩口又看上了山東蓬萊的長島,售樓處派一輛專車接他們去的。因為看房的人少,一位售樓處經理正好到蓬萊辦事,順便就拉上了張老師伉儷。一路上有說有笑,景好、吃的好,住的好,心情也好。他們乘船越海到了長島,長島美,街道整潔,環境幽雅,出口氣兒都是爽的,老兩口房都沒太細看,搶著就去簽合同。不料辦事的人正巧不在,等人的時候,他們出去看了看街景,正遇上一個愛說話的土著。那人聽說他們的來意,馬上神秘兮兮地把他們拉到一個角落裏說:“看你們是老實人,告訴你們,不能買,我們祖輩住在這裏是沒辦法,你們為什麼要來找這個麻煩?要知道,這裏可是海島,遇上風大浪急,一個封島就是半拉月,出不去也進不來……”

老兩口頓時就傻了,可不是咋地,怎就沒想到這個呢。兩人加起來快130歲了,萬一有個病有個災的,難不成爛在島上?於是,回去跟售樓處經理扯了一個慌,說回去再跟孩子商量一下再買。後來,經理反複來電話催促,老兩口誰也不敢接,像做了壞事似的。

4.搶購成功

5年後,張老師最後還是去了威海,因為身邊好多街坊、老同事都在那兒買了海景房。每次聚會的時候,眾人就暢想著踏海烹鮮的美日子。好多人說,起碼在北方地區,威海銀灘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把老兩口饞得夠嗆。

又聽說海景房眼下也是漲聲一片,再不買就等於坐等銀子貶值了。“咳,你們老兩口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攢錢,攢下一大堆虛虛囔囔的票子,連孩子都得罵,快拿出來投資吧!”一個老同事說。投資!說得也對。於是,觀念翻新的老兩口又再次殺向威海。

此一去,震驚了,5年前的一片沙灘已經都變成了鋼筋水泥的大海洋,售樓處裏接踵摩肩,各個窗口前都擠得滿滿堂堂的。人們個個緊張兮兮、馬不停蹄地在一個個窗口前奔波著,跟不要錢似的。而且這裏的辦事效率高得驚人,看沙盤、聽介紹,緊跟著就是交定金、簽購房合同,一般隻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由於人太多,好多人因為搶檔兒爭吵了起來。張老師看得頭都大了,立馬捏著存折就衝上去了。終於,張老師實現了自己海邊有套房的浪漫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