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他偕同妻子去希臘旅遊,途中創作了序曲《赫利俄斯》。
1912年首演的第三交響曲《開闊》和他同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使他名揚海外。1925年,他六十大壽,丹麥舉國慶祝。
1931年10月3日他因心髒病逝世,為他的音樂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歐登塞,全城隨處都有路標指引人們如何去往安徒生博物館。
在安徒生故居門口的草地上,一排排橘黃色屋頂下是四處嬉戲的孩子和愜意休閑的人們。在通往安徒生博物館的路上,沿途還有許多美麗的城市雕塑可以欣賞。
歐登塞的文化藝術也是五彩紛呈的。在歐登塞的公園裏,隨處可見穿著丹麥傳統服飾的藝術家在表演。市中心有一個由老織布廠改建而成的文化和藝術中心,這裏每年都要舉辦現代藝術展和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歐登塞的地方劇院一直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戲曲和歌劇上演。
劇院保留節目內容很廣,包括喜劇、魔術、音樂等,讓你欣賞到獨特的地方文化風情。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歐登塞市以“飛旋之輪-自行車上的城市”為主題,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崇尚自行車文化的現代城市,是如何保護身邊的生存環境的。
歐登塞城市館以黃色為主色調,簡約,樸實,玻璃隔板之間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在場地外還修建了一條百米多長的自行車道。不少遊客都在這裏駐足。
歐登塞館內設有專用的自行車道,有風景道、兒童道和快速通行道;每條街道上都有免費的打氣筒;部分場所如學校、政府限製汽車進入。
在歐登塞有25%的人選擇自行車為首要交通工具,未來10年,歐登塞計劃把騎車出行的比例提高到38%。
據介紹,在歐登塞,平均每個人有兩部單車,雖然他們生活富足,買得起貴重的汽車,但那裏的人還是把自行車作為出行的第一選擇,並以此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綠色文化。
5.海爾辛格,丹麥最美麗的一角
丹麥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海爾辛格就以最能體現丹麥的曆史文化和自然風光而著稱。海爾辛格是丹麥曆史最悠久的小城之一,童話之父安徒生曾稱它為“丹麥最美麗的一角”。
丹麥曆史上維京盛世時期著名的皇宮卡隆堡是海爾辛格最著名的城堡,它位於海爾辛格市的最北端。著名戲劇家莎翁筆下的悲情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即以此為背景,因此卡隆堡也稱哈姆雷特城堡。
海爾辛格老城建於15世紀,哥特式大教堂、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保存完好的修道院、舊式民居和小街無一不帶著15世紀的印記和回憶。
而回憶的盡頭,就是那座恢弘威嚴、扼守著海峽最狹窄處的卡隆堡城堡。當它赫然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莊嚴的震撼,更是神秘的、藝術的吸引。
1602年,當莎士比亞開始執筆名著《哈姆雷特》時,卡隆堡城堡剛剛建成17年,它與莎翁創作靈感的高度契合使它成了故事的背景。
卡隆堡在當時已經威名遠揚,它代表著丹麥的海上霸權。160多年前,卡隆堡所在地隻是一個小小的要塞,當時,斯堪的那維亞國王在此修建要塞的目的是將它作為征收過往波羅的海的船隻通行稅的關卡。
經過150年後,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采用征收關稅帶來的巨大財富在要塞的舊址上修建了豪華宏大的宮殿卡隆堡。卡隆堡的修建耗時10年,此後它才成為丹麥皇家權力威嚴的象征。
“Tobeornottobe”,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王子的詰問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而發生在王子身上悲壯的複仇故事更給卡隆堡城堡塗抹上了一層神秘的悲劇色彩。幾百年來,也正是這抹神秘、這聲追問吸引著無數的人們從世界各地湧來,真心地憑吊這位虛構的王子,回味著在現實世界中從未發生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