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征服的過程中,維京人也逐漸迷失了自己的文明,逐漸和被征服地的文明以及基督教文化融合。基督教的教義使維京人放棄了漂泊和侵略,最終在歐洲各地安定下來。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國家也都先後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公元1066年哈拉爾德三世的死為維京時代徹底畫上了句號,維京人也成為了永久的傳奇。
2.從維京時代到北歐帝國公元797年,丹麥維京人首次侵入查理大帝治下的加洛林帝國,並在以後數十年內多次入侵。不過當時的加洛林帝國正如日中天,丹麥維京人的入侵大都被查理大帝及其子路易一世擊退。834年,丹麥維京人大舉入侵,搶劫了金融商業中心多雷斯港,並溯易北河北上,沿途的魯昂、圖爾等地陸續遭劫。
840年,路易一世去世,加洛林王朝開始陷入衰落和分裂,這為丹麥維京人的入侵提供了契機。
885年的複活節,3萬丹麥維京戰士乘坐700艘戰船溯塞納河而上,直抵巴黎舊城,並對巴黎展開了猛烈的進攻。當時的國王胖子查理遠征在外,而城內隻有主教巴茲蘭和奧多伯爵(紐斯特裏亞伯爵,後來的西法蘭克國王)率領200名騎士守衛。巴黎人頑強抵擋住了維京人的進攻,迫使維京人不得不把城市包圍起來,展開長期的圍困戰。直到次年查理國王的軍隊趕回來投入到與丹麥維京人的戰鬥,巴黎之圍才得以解除。不過查理國王的軍隊並沒有徹底打敗維京人,反而與維京人簽訂了通商協定。
後來維京人又多次溯塞納河而上,搶劫了沿岸地區。911年,法國國王昏庸者查理與丹麥維京人的頭領羅洛簽訂了《聖克萊爾協定》,將法國西北部的塞納河口一帶地區劃歸維京人統治,羅洛成為諾曼底公爵,羅洛的維京戰士也都成為了諾曼底人。
不列顛諸島也同樣沒有擺脫丹麥維京人的侵擾。從835年開始,丹麥維京人對英國發動了多次進攻。他們溯泰晤士河而上,侵占了沿河的島嶼,並以此為據點向內陸擴展,占領了英格蘭近半的領土。878年,阿爾弗烈德大帝在伊盛尼戰役中打敗丹麥人,次年簽訂《威德摩爾和約》。根據和約,丹麥人占據英格蘭東北部,曆史上稱之為“丹麥區”,包括約克、諾丁漢、林肯、萊斯特、斯坦福等地,斯堪的納維亞語成為丹麥區的官方語言。10世紀初,丹麥人的勢力衰退,逐漸退出了英國。
1002年,英國國王艾特爾雷德二世下令處死所有英國領土上的丹麥人,引來了丹麥國王斯汶(八字胡子王)的報複。斯汶的繼承者克努特大帝於1016年征服英格蘭全境,登上英格蘭王位。克努特大帝於1019年成為丹麥國王,1028年又擊敗挪威和瑞典,成為挪威國王,並占領瑞典南部地區,建立起包括英格蘭、丹麥、挪威、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維京人的征服在此達到了顛峰。
克努特大帝於1035年去世,他的子孫們並沒有保住強大的帝國。
1043年,克努特二世的逝世標誌著北海大帝國的瓦解,同時標誌著丹麥維京時代的終結。
3.絕對的王權統治
要了解丹麥曆史,必須先了解丹麥的王室。丹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製國家。當今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940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丹麥曆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丹麥王族史,可以說基本史實都是以曆代國王的生平事跡、結合當時的曆史重大事件來記述的。在丹麥的王族史中還有許多具有神話色彩和異彩紛呈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在丹麥的日德蘭半島中部有個小城市叫耶林,當地的教堂門口有兩塊石頭,一大一小。大石頭上刻有頭上圍著光環的基督像和古北歐文。
這是外號叫“藍牙”的哈拉爾國王(公元940~986年在位)在他父母親的墳墓上立的墓碑。碑上刻的古北歐文是紀念他的父母和頌揚他自己功績的墓誌銘。
碑文寫道:“哈拉爾國王下令為紀念父親高姆和母親翠拉而立此碑。哈拉爾征服了整個丹麥和挪威,並使丹麥人成為基督教徒。”另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是哈拉爾國王的父親高姆老國王為他的妻子翠拉立的墓碑。
這兩塊石頭在丹麥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至今仍受到丹麥舉國上下的尊敬。在石頭上,“丹麥”這個國名首次在丹麥的土地上出現。丹麥人稱這兩塊石頭為“耶林石”,並把石碑看成丹麥王國誕生的證明。它們對丹麥曆史、尤其是對丹麥的王族史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這是丹麥最早用文字記載下來的王族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