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丹麥的萬般風情(2)(2 / 3)

以日本為例,人們不能否認日本人的富足,但他們在生活的不少方麵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就服裝而言,日本人日常穿著衣冠楚楚,無論男女多是西服套裝,老板也罷,打工者也罷,都要靠一身行頭來提高自己的身份,否則恐怕在任何場所都會招來鄙視的白眼。而在丹麥,這種顧慮可以全然拋棄,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服裝,找到輕鬆和諧的感覺,這就是丹麥人穿衣的基本態度。

不過,丹麥人並非穿衣毫不講究,有些場合他們是毫不馬虎的,比如打高爾夫球一定要穿高爾夫球衣,打網球則必穿網球衣,在街上跑步鍛煉的人也非運動衣不穿,這些恐怕反映了丹麥人生活的格調。

通過服裝也可以看出一個丹麥人的職業、愛好、層次,不同的社會群體對衣飾的選擇也不同,有些人青睞名牌,而另一些人則專挑二手貨。辦公室裏,白領階層著裝雅潔大方;運動場上,風流名士的一身行頭超逾萬元;而在搖滾音樂會上,青年男女則個個穿著剪短褲腿、磨破膝頭的仔褲,赤肩裸背,放浪形骸。

丹麥有許多服裝專賣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專售上班族職業裝的,有專售高檔名牌裝的,還有專營嬉皮士流行服裝的。但是丹麥人穿得最多的可能還是牛仔褲和襯衫,這在許多場合下對大多數人都是適用的。

在丹麥,老年人或許比年輕人更愛打扮。丹麥人的觀念認為,人的一生都應努力保持青春和健美,他們很忌諱別人說自己老,這種意識顯然在服裝上流露出來。丹麥的老人很少有不修邊幅的,老頭兒多半著西裝褲,上配襯衫、休閑外套、風衣等,老太太最普遍的打扮是下穿長裙,上穿襯衫等,外麵再穿一件長大衣。

特別與年輕女性不同的是,老年婦女喜戴帽子,幾乎每人一頂,花色不同,端莊典雅,而丹麥中年以下的女性是絕不戴帽子的。老太太們得體的衣著配上銀色的卷發和金色的耳環等飾物,確實倍添風韻,似乎給整個社會都注入了一股活力,增添了一道風景。

說到老年人,也許就該提一下兒童。丹麥兒童的服裝可謂活潑多姿,盡顯童話王國的風采。丹麥的每一條商業街上都可找到兒童服裝及用品的專賣店。那些遮著蔚藍色、粉紅色帷幔的童車、童床仿佛是為天使準備的,各色服裝更把孩子們打扮得如洋娃娃般可愛。丹麥的許多孩子喜穿名牌,不僅小學生們常常穿著耐克,就連蹣跚學步的孩子也有不少穿著丹麥名牌ECCO鞋,也許是圖其舒服吧。

丹麥缺乏自己的名牌服裝,時髦者一般是追求歐美名牌,或是北歐名牌。比如,瑞典有名的“紅綠”牌服裝在丹麥市場價格不菲。

中國人認為“紅配綠,最俗氣”,而這一名牌服裝每款必有紅綠兩色搭配,在北歐十分走俏,大受歡迎。

丹麥自己最著名的品牌恐怕莫過於ECCO鞋了。ECCO鞋的生產設計已有幾十年的曆史,有數十種款型係列的設計,“休閑”係列都各有自己的風格。但無論哪一係列在外形上都不追求華麗,而以簡潔、大方、粗獷取勝,設計上嚴格按照人的生理特點,穿起來給人伏貼舒適、健步如飛的感覺。在丹麥的中國人常笑稱穿上ECCO鞋仿佛踩上了小馬達。

丹麥還有一些別具特色的服裝值得一提。一是丹麥在漫長的冬季裏白晝很短,往往上午9時多天才亮,丹麥人因而設計出不少帶有熒光標誌的服裝,多為兒童和老年人所用,夜色朦朧中穿上,燈光一照便閃爍發光,十分好看,也大大提高了行車走路的安全係數。

還有一種服裝是專為適應丹麥的天氣設計的。丹麥四季多雨雪,但雨又通常不大,淅淅瀝瀝,乍雨乍晴,常令行人無所適從,十分不便,一種晴雨兩用的外衣便應運而生。這種衣服的麵料防水防風,美觀大方,雨天自是實用,晴天也堪稱時裝,在丹麥十分流行。

3.用銀子“說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