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蜀道初行 第四十章 請辭(1 / 2)

勉強學會了第一個術法“火球術”,陳彥自然是高興無比的。特別是那一種超出自然,無法用陳彥前世所知的科學來解釋其原理本質的神異力量,對於陳彥這個習慣了現代思維的“宿慧”之人,縱是憑著對玄學修真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也是給他帶來了無比巨大的衝擊。

有些事情,單憑想象,是無法感受的,隻有當你真正經曆了,你才會知道。

術法,是修真煉道給陳彥的第一個驚喜!

無論前世今生,沒有一件事情能比付之實踐,更讓人覺得真實。對於初步嚐到甜頭的陳彥,那一團不需要薪柴,就能熊熊燃燒的火焰,已然預示著,一條不同於前世的人生道路慢慢向他敞開!

在這個世界上,他陳彥,注定會因為這能夠獲得科學無法解釋之力量的修仙之道,而變得不一樣!

成功的感覺就像江河裏的浪潮,並不會經久不衰。那一種讓人無比興奮的成就感,就如同大海裏突然卷起的狂潮,猛烈的拍打了陳彥的小心髒後,又迅速退去,澎湃的思緒,在經過幾天的洶湧過後,慢慢風平浪靜下來。

就像吃糖一樣,第一口,一定是最甜的,過後便是越加的索然無味,甚至膩口。

自第一次學會了“火球術”,往後的每一次成功施展,陳彥所獲得的新鮮感和成就感就越來越少,最後便是如同喝白水一般了。

隨著對“火球術”的熟練加深,陳彥也漸漸摸清這個術法的“脾性”,施展起來,雖依然是生澀緩慢,遠達不到鬥法使用的地步,也算是少有失誤了。而一個完整的“火球術”便需幾乎抽調陳彥目前所有的靈氣,這便讓陳彥重新重視起“太玄真一道”的修持起來。

畢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修道修道,對於道路來說,路基便是重中之重,欲在仙路上走得更遠,必須從基礎做起。

剛剛摸到了一點自然之道奧義的陳彥,更加意識到,有些東西不可強求。於是接下來的時光,陳彥的生活就如同一輛偏離軌道的列車又回到了正常軌道一般,不用他刻意安排,也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朝采日精,晚引月華,晝習術法劍術。耐不住寂寞的陳彥,居然也漸漸樂在其中,時間一久,山中的日子,便真如古語說的那般,有些無歲月起來。

----------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深山之中,沒有曆法,二十四節氣中小寒、大寒已經過去了,還不知新春即將來臨。古詩人以此語來感概,山中時光與世隔絕,流逝之快。

被術法勾起興趣的陳彥,耐著性子在藏劍峰上修煉了幾個月後,時光如白馬過隙,眨眼便來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季。

在術法一道上,受到師父指點,摸到一些自然之道奧秘的陳彥,真可謂是可用一通百通來形容,修煉起其他術法來,領悟得快速無比。修煉起術法來,就像他前世做數學題一樣,解了這一道,便迫不及待的奔向了下一道,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陳彥便把煉氣篇的術法修煉了個遍。

像陳彥這樣囫圇吞棗,在多不在精的修煉術法,自然免不了師父巴天石的訓斥了。修界流傳著一個常識,凡事,貴精不貴多。

雖說隨著修煉的加深,修士會獲得壽數的增長。然而修士的一生的時光畢竟是有限的,廣泛的涉獵,學藝過於駁雜,想要精深所花的時間便越多,有時候可能窮盡一生,都不能有一絲建樹,而倘若專心於一事,往往可獲得驕人的成就。

是以隨著時光長河的流淌,修界的修煉常識便由上古時代的“博學而多識”演變到如今的“術業有專攻”,門閥林立,派別分明,隨之而來的好處便是修煉道路的簡潔明朗,修士從上古年間的“鳳毛麟角”猛增到如今的“過江之鯉”一般。

若是如陳彥的幾個師兄師姐一般,被師父這麼一般訓斥,必定會謹遵教誨,不敢有一點逾越。然而,陳彥卻是不甘心這樣的,巴天石越是對他吵罵,他的好奇心便越發強烈,就好比一隻聞到魚腥的貓,越是不讓他去過多涉及,他越要一探究竟。

由是,陳彥這廝硬是頂著“逆徒”的稱號,借著各種名頭把《術法全書》攬在懷裏,明裏暗裏的將煉氣篇的術法修了個遍。

常識常識,自然便有它自己的道理。像陳彥這樣獵奇的修煉術法,一口氣雖然真的是吃成個胖子,但卻是個空有賣相的貨色。陳彥如此“貪多”的修習,自然也是知道“嚼不爛”的壞處的,他也不是那種十分追求完美的人,挑選其中的幾個重點修習,便是他打定的主意。

然而煉氣篇的術法雖然說不多,但也算是滿缽珍珠,讓陳彥撿起這個又放不下那一個,練來練去,也沒挑出個由頭來,索性陳彥雙手一攤,看心情,想起哪個,就練習一個哪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