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長江三峽之巫峽(1 / 3)

(一)概況

巫峽位於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重慶巫山縣城東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全長約46千米,以幽深奇秀、深沉肅穆著稱。“巴東三峽巫峽長”,因而巫峽有大峽之稱。巫峽是三峽中最連貫、最整齊的峽穀,分為東西兩段,西段由金盔銀甲峽、箭穿峽組成,東段由鐵棺峽、門扇峽組成。巫峽穀深峽長,日照時間短,峽中濕氣蒸鬱不散,容易成雲致霧,細雨濛濛,因此,唐代詩人元稹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句,概括了巫峽中萬古不衰的神韻和魅力。

巫峽境內青山連綿,奇峰突兀,山色如黛;怪石嶙峋,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江河曲折,百轉千回;飛瀑流泉,懸瀉峭壁,宛如一條迂回的天然畫廊,充滿詩情畫意。峽中九曲回腸,奇峰嵯峨競秀,煙雲氤氳繚繞,飛虹流彩,景色清幽至極。船行其間,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雲開別有天,頗有“曲水通幽”之感。

“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真實寫照了巫峽的景象。巫峽南北兩岸山峰眾多,尤以巫山十二峰最為壯觀,古往今來,擅奇天下。“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句古詩道出人們對十二峰的傾慕之情。十二峰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上衝雲霄,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江北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鬆巒、集仙六峰;江南為飛鳳、翠屏、聚鶴、淨壇、起雲、上升六峰。但事實上,在江上隻能看到九座山峰,南岸的淨壇、起雲、上升三峰要在長江支流青石溪上才能看到,因此陸遊在《三峽歌》中說:“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古人有一首詩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十二峰的方位和名稱,詩雲:“登龍前去是聖泉,集仙鬆巒緊相伴。西則望霞連朝雲,隔岸再現翠屏山。聚鶴相對是飛鳳,其餘需進小溪看。淨壇之前有起雲,上升覽罷無遺憾。”

除峰形秀麗多姿外,變幻莫測、來去無蹤的巫山雲雨也大大增添了十二峰的神秘色彩。巫峽中雲雨之多,變化之頻,雲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歎為觀止。峽區山高穀深、蒸鬱不散的濕氣,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時形成浮雲細雨,有時化作滾滾烏雲,有時變成茫茫白霧,峽中雲霧輕盈舒卷,飄蕩繚繞,變幻莫測,十二峰時隱時現,風姿綽約,疑似仙境。古文人多以十二峰名編綴成詩寫其景象,如“曾步淨壇訪集仙,朝雲深處起雲連。上升峰頂望霞遠,月照翠屏聚鶴還。才睹登龍騰漢宇,遙望飛鳳弄晴川。兩岸鬆巒不住嘯,料是呼朋飲聖泉。”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人們把它看作巫山的象征,相傳它是幫助大禹治水並為船工導航的仙女化身。巫峽“秀峰豈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萬峰”,十二峰之外,還有眾多的險峰異壑,奇秀俊美,令人目不暇接。

巫峽名勝古跡眾多,有陸遊古洞、三台(楚懷王夢會巫山神女的楚陽台、瑤姬授書大禹的授書台、大禹斬孽龍的斬龍台)、神女廟遺址以及懸崖絕壁上的夔巫棧道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此外,巫山八景久負盛名,依次為南陵山頂“南陵春曉”、楊柳坪“夕陽返照”、大寧河口“寧河晚渡”、清溪河上“清溪魚釣”、寧河渡口“澄潭秋月”、五鳳山上“秀峰禪刹”、城西望夫“女觀貞石”、高塘觀“朝雲暮雨”。這些景色滋潤了曆代遷客騷人的生花妙筆,古往今來的遊人莫不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並留下了眾多燦若繁星的詩篇。而巫峽許多流傳至今的美麗的神話傳說,更增添了奇異浪漫的詩情,如唐代詩人劉禹錫《楊枝詞》:“巫峽巫山楊柳多,朝雲暮雨遠相和。因想陽台無限事,為君回唱竹枝歌。”

(二)自然景觀

1.金盔銀甲峽

金盔銀甲峽是巫峽中的一段小峽,位於巫山下遊10千米處橫石溪附近。這裏江邊的陡崖絕壁,是由層次很薄、褶皺劇烈的石灰岩組成。垂直的岩壁上的這種灰白色人字形的小彎曲岩層褶皺,是典型的水成岩經地殼運動擠壓而成的一種岩石。其形狀似鱗片,從外表看有些像古代武士披掛的銀甲;在岩壁的上部,是渾圓狀的石灰岩山頭,其表麵被含有氧化鐵的地下水染成黃褐色,如同古代武士戴的金盔,這段峽穀因此稱作“金盔銀甲峽”。整個金盔銀甲峽壁,就像一幅巨大的中國古代武將肖像的浮雕,鬼斧神工,頗耐玩味。

2.神女峰

神女峰,又名望霞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千米處的大江北岸,海撥1020米,挺拔俊秀,峰頂直刺天穹。神女峰峰頂有一根石柱高約10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看上去宛若一個鬢發上插著金簪銀花,身著優雅大方的古裝的少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在那裏望斷長江,迎送舟帆,故名神女峰。對於此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遊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仰頭眺望,可欣賞到神女纖麗奇俏的綽約風姿。

神女峰聞名古今,源自於神女瑤姬下凡助禹治水的傳說。唐廣成《墉城集仙錄》載,西王母幼女瑤姬攜狂章、虞餘諸神出遊東海,過巫山,見洪水肆虐,於是“助禹斬石、疏波、決塞、導厄,以循其流”。水患既平,瑤姬為助民永祈豐年,為樵夫驅虎豹,為病人祛災殃,為舟楫謀安全,立山頭日久天長,便化為神女峰,永久地矗立在幽深的巫峽中。這一傳說在《巫山縣誌》也有記載:“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陽為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