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陰道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
臨床探討
作者:楊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經陰道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TVH手術患者32例,設立為TVH組,另外選擇同期行TAH手術患者30例作為TAH組,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並發症情況。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無一例出現中轉開腹,TVH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明顯少於TAH組,且TVH組的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於TAH組(P 0.05)。
1.2 手術方法
1.2.1 TVH組 術前3 d衝洗陰道,行腸道準備。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膀胱宮頸附著最低點下0.2 cm處用電刀切開宮頸陰道交界處黏膜,向雙側延長繞宮頸1周,向前、向後鈍性分離膀胱宮頸間隙及宮頸直腸間隙達腹膜,切開腹膜至腹腔,在雙側子宮骶韌帶和主韌帶位置鉗夾、切斷,縫紮雙側骶韌帶和主韌帶斷端,貼近宮頸處理雙側子宮血管束;沿子宮後壁伸入闊韌帶拉鉤,由宮底滑至宮角,向下牽引在鉗間處理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固有韌帶;術中將附件斷端、骶韌帶斷端前後腹膜縫合於陰道頂端。
1.2.2 TAH組 患者取平臥位,取臍恥間10 cm切口,進腹,止血鉗夾子宮兩角牽引子宮。鉗夾切斷子宮圓韌帶,7號絲線縫紮斷端,鉗夾切斷卵巢固有韌帶及輸卵管峽部,7號絲線縫紮並加固,剪開子宮膀胱腹膜反折至對側,下推膀胱至宮頸外口水平,分離其兩邊組織,顯露子宮動、靜脈,鉗夾切斷子宮動靜脈,7號絲線縫紮並加固,分離暴露子宮主骶韌帶,分別鉗夾切斷,7號絲線縫紮並加固,於子宮直腸窩填入紗布墊一塊,提起子宮,切開陰道前穹隆,鉗夾並提起陰道前壁,鉗夾宮頸前唇向上提,置入陰道內幹紗布一塊,沿陰道穹隆剪開一周,切除子宮。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並發症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無一例出現中轉開腹,切除子宮如妊娠6~12周大小,1例因子宮肌瘤位於後壁較大約13孕周,術中出血較多,給予輸血,無盆腔髒器損傷。陰式組1例發生陰道殘端感染。TAH組3例因腹部傷口繼發感染而延期愈合。TVH組與TAH組的手術觀察指標比較TVH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明顯少於TAH組,且TVH組的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於TAH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