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殿內,片刻寧靜,唯有燃燈的引信在燈油裏的叭叭聲。三位老臣,大漢天子都饒有興趣的看著依然半膝而跪的盧湛,尤其是大將軍盧植更是興奮溢於言表!
盧湛抬頭望向劉辯堅定道:“陛下!羽林軍同屬陛下親衛!臣認為臣現在就是陛下之親衛!羽林自草創至今已逾三百多載,戍衛宮廷,遠征北漠,戰功赫赫!雖然現今功名不顯,然而我羽林的榮耀始終激勵每一位兒郎!!臣雖不才,願誓死效忠陛下!重振羽林光輝!”劉辯哈哈大笑“盧湛!!不錯!不錯!羽林軍亦是朕之親衛!”盧湛提到羽林的光輝,突然又一個計策湧上心頭,軍隊?如何保持戰鬥力?競爭!!唯有良性的競爭才會一直鞭策,讓軍隊長盛不衰!如今既然想要打造一個大漢帝國的鐵血軍衛!!那麼怎能缺少強有力的對手呢?
在劉辯的心中已經對未來的親衛軍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就是采用後世的訓練模式,軍隊要劃分軍事訓練和政治熏陶!君不見後世天朝主抓軍隊思想,到一種令人發指的地步,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洗腦!而要在一個初創的軍事單位更要培育他的絕對軍魂!洗腦!!讓他們隻知道效忠自己,效忠皇室!讓一個部隊有自己的思想!而自己可是後世當了十幾年的政工幹部!!各種套路方略當然拿手而來!嘿嘿~
“母後,兒臣認為盧湛尋得玉璽有功應當嘉獎!”劉辯轉身對正在撫摸玉璽的何太後恭聲到,“嗯,是了是了,應當嘉獎!”旋即何太後望向依然跪著的盧湛溫聲到“盧湛!汝現居何職?”“啟稟太後,承蒙皇恩浩蕩,末將現在已是羽林左監司馬”“嗯?羽林左監司馬?盧植?這羽林左監是何人擔任的?”何太後聽後轉而問向盧植,“回稟太後,羽林左監是由監臣謝允擔任的。”盧植信聲回到。“不知此人心性如何?”“稟太後,謝允其人胸無大誌,擔任左監一職乃是其祖上萌蔭,其人在位已逾十載!”“哦?那就將其遷任羽林右監,左監由盧湛代管!陛下認為如何?”劉辯腦子飛速旋轉,這是為了平衡?盧湛升職頂了老上司的職位。。逼著老上司遷任,還成了平職。。嗞嗞這仇結大了。。不過。。看向依然鎮定自若的盧湛,心下就坦然了,用人隻在平衡罷了,製約。隨即笑到“母後英明,兒臣佩服,不過兒臣認為今日尋到玉璽的眾人都應當有上,不若每人賞賜百錢!”何太後微笑的點點頭。。盧植急到“盧湛?還不快謝嗯?”一臉木然的盧湛才醒悟拜道:“謝太後,謝陛下隆恩!”
“諸位大臣,如今玉璽尋回,還望各位一同擬定詔書,楊彪汝擅於文事,不若由汝來執筆!”何太後將玉璽放回錦盒中吞聲到,“諾”!楊彪聞令而出,旋即在殿內右側小幾盤坐,思慮再三,提筆而書!
“盧師,昨日董卓提師北去,不知現在何方?”劉辯麵向盧植詢問到,“啟稟陛下,董卓先前確實受詔清剿匈奴餘患,匈奴單於於夫羅大舉兵事禍亂河東,而且日益壯大,不過比之我大漢軍威,也不足為慮,董卓一路向北,嗯,應當快要進入河東郡了。”劉辯沉思片刻“倘若董卓叛亂,何人可製?”殿內瞬間寂靜,就連正在書寫的楊彪也不禁分神片刻,大滴的墨汁沾成一坨。。袁隗盧植麵麵相覷,盧湛低頭沉思,何太後瞠目結舌。。劉辯一臉凝重道:“還請盧師告知,倘若董卓攜西涼鐵騎反叛,我大漢當如何應對?”良久,盧植歎道:“西涼鐵騎身經百戰,董卓手下猛將如雲,其人略通軍事,甚得軍心!倘若董卓真的反叛。。。”盧植猶豫了下,旋即說到“恐怕我雒陽軍力難以支撐,不過董卓想要攻下雒陽也非易事,隻要陛下下令勤王詔書,堅守數月即可反守為攻,若要論當今天下何人可擋董卓,現如今唯有征西將軍皇甫嵩!”劉辯興奮到:“可是平叛了黃巾之亂的皇甫嵩?”盧植道:“正是”。劉辯又問“不知道皇甫將軍現在何處?”盧植不假思索便道:“征西將軍平定西涼北宮伯玉的叛亂後一直鎮守西涼,威懾羌狄!我大漢數十萬將士盡在西涼!就連董卓也曾在其下任職,而皇甫將軍素來與董卓不和!”劉辯暗自點頭,皇甫嵩啊!大漢末年僅剩的名將之一,讓他牽製董卓應當沒有問題!!唉,自己還是太弱,所缺的就是時間!!隻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想必一定可以訓練出震懾天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