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做事做文章,向來講究有文化“內涵”,其實,休閑本身,不也是一種文化?特別寄情於山水之際,浪跡於林園之間,或為崇山峻嶺英雄氣長、或為婉轉溪流柔情似水——並非都得李白題詩、始皇封禪方顯得山青水秀吧。
我的家鄉,在太行山上。太行自古天下脊,而我家鄉的山,是這脊上之嶺——王莽嶺;水是這嶺下秀色——鳳凰歡樂穀;人為奇觀更有千年古跡——崇安寺,掛壁公路——錫崖溝。
王莽嶺,相傳漢朝王莽趕劉秀之地,其實,有沒有這個傳說有什麼打緊?
“會當淩絕頂”,極目:一覽眾山小。遠眺,長空如練,萬壑俯首,峰峰相連、綿延不絕,仿佛巨手翻過曆史長卷;若逢陰雨,雲厚霧深,那雲,就在你身邊流過,瞬息萬變,神仙隻可踏雲而行,而你可肆意捧在手心、抱夢入懷……
耳邊:風過,鬆濤怒吼、雷霆萬鈞,悠遠而激蕩;風止,萬籟俱寂,心神皆寧。
現代人處處勞累、時時緊張,難得悠閑一刻,呼天地之自由,吸自然之靈氣,那份暢快和輕鬆關孔夫子、李老子何事?
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常以為家鄉隻有崇山峻嶺,剛過之而媚不足,直到有一天,走進鳳凰歡樂穀:漫坡的溪流哦,遊蕩在這江南般滋潤的碧綠裏,心也能隨著濕潤起來,順著岩縫滴滴答答滲進大山。
不必尋找進山的路,溪流便是你最可愛的向導,順流而下,無處不是風景,一朵花,搖曳在不知名的草叢裏;數塊石,抱成小池,環住幾尾透明的小魚……仰起頭,不知不覺間來在“曲徑通幽處”,可心的綠喲——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止不住伸開了雙臂,旋轉著看這頭頂翠綠的帳幔,點點陽光碎作寶石,灑落成搖動的奢侈。紅豆杉頗為浪漫,讓人在北方的溪流邊摘采相思;白皮鬆撚須自嗟:“萬木僵死我獨存,本來長征非返魂”……
路宛轉於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流入穀底,彙成“黑龍灘”,深而幽,喧囂而瀉,便成瀑布,層層飛疊、鱗次櫛比。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加速了心跳從筆直的梯路下至瀑布底處,樹是主人,幽靜的山林,風送來鳥兒自在的歡唱,牆壁一樣的巨石,綠苔侵蝕,水拖了藤蘿到處懸掛;冷冷的古鬆,昂了頭,抱著寂靜的山巒,鬆針上的水珠滴嗒著幾千年的曆史……
此時的水“懸則瀑,環則流,瀦則泉;皆可坐可臥,可倚可濯洗,蔭竹木而弄雲煙。數裏之間,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還記得小時候課本裏那醉了一生的描寫嗎:“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人感覺不到它的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別有天地非人間:“峻壁環鎖,瀑流交映,集奇撮勝,惟此為最”——天地生此山水,天地也不能自己描述這份奇美和壯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盡了嗎?隻是腳步當歸哦,回頭,方見偶有小屋點綴山間,山是眉黛,小屋便是這眉間美痣,在這茫茫的山林間輕輕一點,幽靜的山林便熱鬧起來……
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閑”下腳步,“閑”一下心情吧,像舊時成都茶館的一副楹聯那樣:
勞心苦勞力苦且喝一杯茶去
為名忙為利忙再倒二兩酒來
閑下來,品一杯這自然的風,醉一回這鳳凰的水,如何?
漫坡的溪流依舊衝不去你鋼筋水泥澆鑄的疲憊嗎?那就來山下穀底看看這條掛壁公路吧——錫崖溝掛壁公路:山陡溝深,峭壁環列,三十年,錫崖溝兩代人在村西絕壁上鑿出一條長7.5公裏長的掛壁公路,其中艱難不言而喻。從來以為“愚公”隻是個傳說,其實,故事裏的事何嚐不是現實裏的事?
而今的錫崖溝,依舊雞犬相聞,民風淳樸。清一色紅石板壘成的屋子、籬笆牆、水轆轆、石碾子,詩一般的田園風光,天湛藍若寶石,依了一片翠竹——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份神奇之後的寧靜,你,還累嗎?
歸途,不妨留戀片刻這小小山城,夕陽西下,崇安寺上空潔白的信鴿,銜來祥和而靜逸的佛音,相傳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陵墓就在寺廟下。郝經有詩雲:“都門長嘯氣憑陵,瓜割中原霸業興。夜葬山間人不見,至今猶有守墳僧。”
寺院氣勢雄偉:晨鍾暮鼓信鴿,紫藤翠竹落霞。泥塑木雕壁畫,檀香繚繞,風鈴笑舞袈裟。清明空澈之際,是否會想起慧能禪師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且扔下一身疲憊,放下滿心焦慮,來我的家鄉——陵川,感受一下真正的休閑文化,領悟一下真正的休閑真諦,如何?
作者:畢潞玲
地址:晉城市陵川縣公安局家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