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銘刻在高原上的記憶(1)(1 / 3)

馬拉維的曆史和非洲的曆史息息相關。16世紀,非洲的班圖人開始大批進入馬拉維湖的西北一帶,並在馬拉維及毗鄰地區定居。19世紀80年代後期,英國和葡萄牙在這一地區進行了激烈爭奪。1891年英國正式宣布這一地區為“英屬中非保護地”。1904年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1907年設立總督,將那裏改稱“尼亞薩蘭”。1953年10月英國強行將該地同南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北羅得西亞(今讚比亞)組成“中非聯邦”。1961年8月舉行大選,海斯廷斯·卡穆祖·班達領導的馬拉維國民大會黨在立法委員會中獲多數席位。1963年2月,班達成為自治政府總理。同年12月聯邦解體。1964年7月6日宣布獨立並改名為“馬拉維”。1966年7月6日,成立了馬拉維共和國。

第一節曆史的濃墨重彩

馬拉維的原始居民是卡富拉人,他們過著穴居的生活,從事狩獵、捕漁,農耕也有一定的發展。約在公元300年左右,第一批移民進入馬拉維,13-16世紀班圖人逐漸進入馬拉維地區定居、建立國家。馬拉維的湖濱地區和希雷河穀地是人口密集的地區,是人種聚集融合的場所和重新進行大規模遷徙的起點,是經濟和政治的重心,也是東部、中部和南部非洲文化交流的樞紐。

1.火焰國的前世今生

在講述馬拉維古代史之前,應當先弄清楚“馬拉維”一詞的含義。

在曆史學界關於馬拉維詞義的傳說有3種:第一種傳說認為,馬拉維是契奇瓦語中“火焰”一詞,後來被一群先輩移民所采用。因為,他們從馬拉維湖周圍的高地上向下俯視大湖時,驚奇地發現它在陽光下閃爍著火焰般的光芒。第二種傳說認為,新遷到湖濱的移民發現肥美的草地環繞著燃燒的湖,這群移民就以神奇的火焰命名這個地區。第三種傳說是由著名曆史學家S.Y.恩塔納收集的。他在自己的著作《契瓦人口述史集》中寫道:“馬拉維就是指炎熱、低窪的土地,源於低濕土地上的熱空氣振動起來好像火焰。”於是遷入者便以火焰命名。這一地區指從北邊的林塞佩河到南邊的約翰斯頓堡的湖濱地區,這也是馬拉維移民首先居住的地方。上述3種說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也有共同點,那就是馬拉維的詞義就是指火焰,或由光和熱引起人的視覺出現錯覺,形成火焰,馬拉維人就是火焰人,3個傳說都講到了湖濱地區,3個傳說都說到了采用馬拉維這一稱呼的是先輩移民,這說明馬拉維移民與火關係極其密切,而且住在湖濱地區,那麼,究竟是哪一支移民住在湖濱地區呢?這一支移民是否與火關係密切呢?

從地理誌來看,“馬拉維”一詞常指湖西南地區,同時也指古代的聚居地、群山。關於馬拉維常指湖西南地區這一點,國際史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3位馬拉維早期史的專家對此都持相同意見。他們在調查中得知,湖西南地區的居民把自己所在區域看成是原始的馬拉維所在地。這種看法從古到今一直流傳,沒有改變。並且他們發現,早期到達此地的旅行家留下了一幅珍貴地圖,圖上標出的湖西南地區就是馬拉維王國。而這一地區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本地區最大的統治者把自己的第一個首都取名為“馬拉維”。證據來自1624年住在太特的耶穌會傳教士路易·馬裏亞諾寫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馬拉維這個名稱以穆祖拉國王的首都的名義出現不少於6次,它坐落於離湖岸西南1.5千米之處。現代史學家經過嚴密考證,認為穆祖拉就是當地的主要酋長。

馬裏亞諾本人並未到過這一地區,他的材料源於在此之前到過此地的其他旅行家的敘述,最重要的是加斯帕爾·博卡諾。博卡諾於1616年親自到了湖西南岸的穆祖拉酋長國,但他的報告公布較晚。他認為,馬拉維是穆祖拉酋長國的首都,但位置離湖比馬裏亞諾所說的更遠。不管馬拉維的準確方位在哪裏,穆祖拉酋長國的首都就在湖西南地區,而且取名為“馬拉維”,這是毫無疑問的。穆祖拉是菲裏族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所以,馬拉維與菲裏人有關係。恩塔納根據自己實地調查所收集到的口述史料分析,認為菲裏人習慣於稱自己的聚居地為馬拉維。據此,我們可以初步推論,馬拉維可能就是菲裏人的首都或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