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生產訓練兩不誤(2 / 2)

另外還在池外周圍挖排水溝,並且搭起了一個草棚,避免讓雨水淋了進去。以後養雞鴨可就靠它提供飼料啦!

接下來就是練兵。一連好多天,墨離和杜耕、程青竹等人每日裏都在訓練手下士兵,他們並不把自己看做山賊,而是有理想有紀律的軍人。

墨離還搗鼓出一個番號來,對外自稱華夏複興軍,意為保衛漢室,振興華夏,墨離自稱副指揮使,而指揮使一職,墨離則推舉袁承誌出任。一來是表示對袁承誌的尊重,二來也是為了繼續扛起袁崇煥的大旗。

阮氏、袁承誌等人對墨離所采取的各種措施都感到很好奇,不過阮氏也很有分寸,並不幹涉墨離的各種做事方法,倒是袁承誌很有興趣,經常纏著墨離問這問那。

墨離來自後世,雖然沒在軍隊裏呆過,但是卻也對現代練兵的方法有所了解,基礎無非就是怎樣增強士兵的體質體能,練習格鬥技巧,這些山賊由於夥食還不錯,比之同時代的許多麵黃肌瘦的平民來要好得多了,因此體能訓練倒也勉強可以很快跟上。

但是墨離覺得,一支軍隊最重要的還不是軍事素質,而是在於思想覺悟,一支能打勝仗的軍隊,首先必須是敢打仗的軍隊,敢拚命,而且還要不折不扣的服從長官的命令,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戰場之上才能做到統一號令,共同進退。

因此,墨離除了搗鼓出許多訓練體能與搏鬥的新式設施和方法外,還經常給士兵們進行“洗腦教育”。一支軍隊,士兵必須忠誠於長官,服從命令,才能形成戰鬥力,而要獲得民心的支持,就一定要做到軍紀嚴明。墨離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時間來給士兵們講解各種知識,包括新式軍事思想,講軍隊與民眾的關係,軍民魚水情等等。

由於這個時代的教育水平極度落後,很多人都沒上過學,不識字,尤其是那些山賊們,開始甚至連左右都分不清楚,但是經過墨離那兩個時辰的舉手訓練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分不清左右了。

半個月下來,士兵們的素質和體能都大有改善,也基本都能聽見口令就立馬反應過來了,隊形隊列訓練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聽到集合令的時候,所以士兵們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迅速聚攏,隊列整齊,看上去也精神得多了。

而墨離身上的傷也漸漸痊愈,空閑時也會找關鋒、杜耕等人切磋武功,名為切磋,其實基本上都是關鋒他們在教墨離。不過墨離也很用心的去學,加上他現在這具身體是原來的大淩河參將墨離的身體,結實魁偉,久經戰陣曆練,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身體各方麵的協調性都很不錯,漸漸武功有所長進。

當然,墨離還是很渴望能跟梁佩君曆練她的武功,可惜梁佩君始終對她不感冒。

墨離從錦州出發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今後的處境,因此也從工匠中間挑選了幾個身手靈活又懂火器研製原理的漢子來,這會也派上了用場,讓他們繼續完善、研製手雷,並且著手研製地雷,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天,山下負責打探消息的王大狗忽然來報:“報副指揮使大人,前麵發現了一群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