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官兵在曹文詔的指揮下悍勇地朝陵川城南城門進攻著,箭矢、彈藥,一波波的朝城牆上湧去,場麵甚是壯觀。
不愧是當世第一良將調教出來的軍隊,守軍的火力雖然猛烈程度不下於官軍,甚至比官軍還要勝一籌,尤其是墨離和關鋒等人的援軍到來後,由於關鋒麾下的士兵乃是全軍的精銳,戰鬥素養居全軍之冠,因此給攻城的官軍帶來了很大的殺傷。
但曹文詔部下的士兵們卻毫不畏懼的繼續衝鋒,有好幾輛雲梯都架上了城牆,有一輛雲梯上的官兵甚至衝上了城頭,幸虧被關鋒及時殺退,這才沒被攻上來。
戰鬥一時陷入了膠著狀態,官軍在曹文詔的指揮下奮不顧身的進攻著,這在大明尤其是明末的官兵中,確實是很難得見到如此悍勇的士兵的,看來曹文詔倒並不是浪得虛名的。大明朝若是多幾個像曹文詔這樣的將領,多幾支像曹文詔部下這樣的部隊,也不至於滅亡得這麼快吧。
墨離看著城外不遠處的曹文詔,指揮若定,氣宇軒昂,頗有大將之風,心裏不禁升起了一股讚賞之情。
曹文詔作戰勇猛有口皆碑,此刻他正親自率著部下加緊進攻,全然不懼戰場凶險。
其實墨離的燧發槍的射程完全可以達到曹文詔所處的位置,他也不是瞄不準,隻是看著這個渾然不懼的官軍主帥,他卻遲遲沒有扣動扳機。
曆史上的曹文詔,勇猛善戰而有智謀,品性堅毅,早年曾在遼東先後隨熊廷弼、孫承宗抗擊後金。去年京師清軍圍城的時候,曹文詔率曹變蛟等將士隨袁崇煥入關馳援,多次血戰,立功不小。
清軍退走後,曹文詔隨即又被朝廷派往陝西平定民亂,隨後數年間,曹文詔都在陝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征剿流民匪寇,先後擊滅王嘉胤、點燈子、李老柴、一條龍、掃地王等民變首領。
由於曹文詔長期征剿平定民亂,與農民起義軍結下不解之仇,崇禎八年,李自成、過天星、蠍子塊、亂世王等起義軍首領合兵一處,采取誘敵設伏等手段,將曹文詔所部引入包圍圈。
曹文詔率部死戰,突圍無望,部下傷亡殆盡,於是拔刀自刎。明朝廷追贈曹文詔太子太保、左都督,令有司建祠,春秋祭奠。
墨離心想,雖然曹文詔被後人描繪成鎮壓農民起義的先鋒劊子手,但在當時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曹文詔一心忠君為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似乎也不能說他錯了。
如果沒有曹文詔四處救火,征剿到處起事的亂民,隻怕崇禎朝廷根本撐不了十七年而早早趴下。當然,那又會是怎樣的曆史演變,卻是誰也不知道了。
而如果曹文詔不死,有他帶兵鎮壓關內的農民起義,李自成最後能否形成氣候攻進北京城,那也未可知了。若是關內安穩,崇禎朝廷始終都會籌措糧草兵力出關抗清,曆史的走向,也許就是另一條軌跡了。
對於曹文詔,墨離從心裏是尊敬的,更是欣賞的,最起碼,曹文詔盡忠職守,至死不渝,是個真性情的漢子。而且他還是曹變蛟的親叔叔。
所以,他不希望曹文詔再在以後被農民起義軍圍困身死,他要把他的人生軌跡扳到另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