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鷹小隊的特種兵們也跟隨何振東出發了,本來是伺機執行斬首任務的,但是沒想到孔有德、耿仲明部已經被驚醒,看來想要悄悄地實施斬首已經不太可能了。
三千騎兵對陣三千騎兵,兵力倒是相當,但是從士氣和氣勢上,新遼軍明顯要強過叛軍不少。
一則新遼軍剛剛大勝了一場,而且是首戰得勝,士氣自然高昂。二則,新遼軍的裝備也比叛軍先進許多,除了傳統的長槍長刀等冷兵器,還有燧發槍、火龍槍以及手雷、火箭溜等這些新式武器。三則,叛軍剛剛從睡夢中驚醒,很多人都還沒反應過來,加上攻城兩天受挫,氣勢上更是遜了一籌。
墨離、曹變蛟和杜耕等人原本的打算是乘著黑夜行軍,趕在天亮之前奇襲叛軍大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必能重創叛軍,到時墨離那邊再發起攻擊,叛軍腹背受敵,自然難免軍心大亂,或可一舉剿滅叛軍也說不定。
但是沒想到由於風雪大作,路途又遠,新遼軍趕到穀安的時候,天色已經快天亮了。而收拾掉胡三福的叛軍之後,再殺往叛軍大營的時候天已經微亮了,失去了最佳的突襲時機。
數千騎兵在諸城城下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新遼軍占了很大的優勢,憑借著手中強大的火器,給叛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特別是火龍槍的凶猛威力,更是將叛軍的戰馬嚇得驚慌失措亂做一團,叛軍陣型大亂,被殺得紛紛後退。
何振東、白之城率領騎兵乘勝掩殺,正要大殺四方的時候,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親自指揮著上萬大軍迎了上來。
隨著孔有德、耿仲明指揮叛軍大軍殺到,已經潰亂了陣型的叛軍謝廷駿部的騎兵頓時又穩住了陣腳,不再潰不成軍,繼續與新遼軍廝殺起來。
何振東、白之城等人頓感壓力倍增,對方可是有上萬大軍,而且陳光福、安森等人其他各部還在陸續趕來,不斷投入戰場。
而杜耕等人的步騎大軍還在後麵,大約還有三四裏地,正在拚命趕過來。不過,何振東一點也不擔心會撐不到杜耕他們趕到,以新遼軍這三千騎兵,何振東自信天下還沒有那支軍隊能在半天時間內擊垮自己。
而新遼軍手雷的大量使用,則是叛軍的一大惡夢。因為手雷的大麵積殺傷力,恰好讓叛軍的人數眾多成了手雷建功、發威的條件,盡管這時新遼軍的手雷還隻是一個初級水平,威力遠遠不如後世的美軍製式手雷,但也足夠震懾這群叛軍了。
一顆顆手雷在叛軍陣中驚爆開來,瞬間便有數十條生命被收割,同時,傷者亦不在少數,戰場上頓時一片鬼哭狼嚎,新遼軍再乘勢掩殺,叛軍們這時大多隻能被動迎戰。
廝殺仍在繼續,叛軍人數雖多,但戰鬥力和武器遠遠不如新遼軍,因此,雙方竟然打成了半斤八兩,陷入膠著狀態。
隨著杜耕率領後續大軍的加入戰團,叛軍烏合之眾的劣勢也漸漸體現出來,在麵對新遼軍萬餘大軍的衝擊之下,就像一盤散沙一樣,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一時還略處於下風,隻是仗著人多勢眾,這才穩住了陣腳,不至於全軍崩潰。
吳橋起事後,李九成、孔有德能走到今日,靠得就是不斷的勝利,或者說,靠得是不斷的擄掠成功,這才凝聚了部下叛軍的軍心士氣。
北直隸、登萊,山東,大大小小十數個府縣,地方的衛所兵、登萊的鎮兵、京城來的京營,合起來前後也有好幾萬人馬,可偏偏拿叛軍沒法,不敢打甚至不敢對陣。
有些地方的官軍更不堪到叛軍還在鄰縣,離著百十裏地就扔下一縣百姓望風而逃了。連續的勝利使得原先隻有八百人的叛軍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到了今時,李九成部不算,光是孔有德、耿仲明,如今手下可是握著近七萬人馬。
但是這數萬叛軍之中,能戰之兵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各大裹挾而來的壯丁。現在作為能戰之兵的東江遼兵都無法抵擋新遼軍的攻擊的時候,壯丁們就開始有想法了。
一直以來,支撐數萬叛軍的就是士氣,一旦沒了士氣,數萬叛軍也就是數萬烏合之眾了,在新遼軍那威力恐怖的新式武器麵前,還能有多少人保持旺盛的鬥誌,那就隻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