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士為知己者死(1 / 2)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

也許是經過了叛軍鮮血的洗禮,洞庭湖畔的益陽大地上,連空氣都特別清新起來。

益陽城裏,縣衙門前的大街上人頭湧湧,川流不息。

現在的墨離無疑是最忙碌的時候,因為他隨時都要抽空出來接見前來投奔的各種人才。

在這兵荒馬亂的王朝末世,城上大王旗變幻莫測,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看到了你的實力,別人才會確信追隨你會有奔頭。

新遼軍以極快的速度攻下益陽,殺得肖連浩的叛軍大敗,新遼軍的強悍戰力擺在那裏,而且軍紀又是那麼嚴明,這樣的軍隊不僅讓人驚歎,也深受擁戴。

所以,墨離的招賢榜一經貼出,前來投奔的人絡繹不絕,這使得他可以把治理民生的行政構架迅速搭建起來。

益陽的行政構架一搭起,墨離讓這些屬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皇冊上明確記錄的土地返還給士紳富戶,就像當初在陵川一樣,誰家的田地,全部按照田冊地契上的實際數量重新丈量。

現在戰事未息,這件事進展不會很快,但這姿態做出後,卻是給了益陽的大戶地主們不小的希望,立即得到了他們熱烈的擁護。

之前肖連浩的叛軍可是將他們的田地物產一股腦的搶奪了去,現在官軍又將他們失去的財富發還給他們,如何能不令他們滿心歡喜?

實際上,這些地主富戶的田產經此一來,已經是大大縮水了,因為這麼多年積累下來,他們通過各種手段瞞報、私吞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在官冊上找不到記錄的,他們也沒有地契,經過官府重新丈量後,這些黑土地便成了無主之物,官府便完全可以將之收回來,給官府名下的農場耕作。

不過,雖然少了不少田產讓地主土豪們肉疼不已,但總好過被叛軍掠奪一空的好不是,因此新官府的舉措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在重新丈量土地,整頓秩序的同時,墨離又以官府的名義開倉放糧,賑濟下層窮苦百姓,以及那些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災民,以贏得普通民眾的擁護。

新遼軍在益陽的舉動贏得了不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連日來,不時有各個階層的有識之士前來投奔,既有應征入伍的,也有想在官府中謀求一官半職的。

墨離在益陽縣衙設立了一個臨時招募處,專門負責接收甄選前來投奔的各路人才。

現在攤子越鋪越大,墨離也漸漸覺得各種事物越來越繁雜了,也越發覺得人才的匱乏起來。

新遼軍如今猛將雲集,墨離麾下彙聚了關鋒、曹變蛟、周遇吉、李過、杜耕、何鎮東、馬進忠、何鎮北、巴老刀、蕭陽等大將,河曲的程青竹也在日夜兼程趕來,新遼軍的規模和實力都在一天天的膨脹著。

墨離身邊並不缺乏戰將,但卻缺少能夠出謀劃策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智略型人才,為此,墨離著重招募那些頭腦靈活,腹有韜略的文人謀士。

幾天下來,還真讓他招了三個幕僚官,不理實務,專司參讚軍政事務,為他出謀劃策,撿遺補漏。一個叫東方瑾,四十三歲,臉稍長,身形略顯瘦長,一襲青衫飄飄,倒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東方瑾本是個雲遊四方的學士,這次到洞庭湖雪峰山一帶遊曆,卻不慎被叛軍困在益陽城中。

另外還有兩個,一個叫陳衍,一個叫陸塵濤,都是三十來歲,看上去也頗為精明強幹。墨離以各種施政方略問之,均能有所答對。

另外還招募了一個原益陽主簿梁鈞昌,三十五歲,肖連浩盤踞益陽時曾歸附過叛軍,後來墨離無意中發覺此人有管理錢糧方麵的天賦,當下不計前嫌,毅然起用他為糧草官,軍中一切財務收支皆托於其手。

梁鈞昌手下還有專司糧草及武器兩個方麵的屬官,權力之大,責任之重,無異於新遼軍的“戶部尚書”。

接到這個任命那一刻,梁鈞昌先是怔了一下,繼而跪在墨離麵前,號啕大哭。

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墨離卻將之交付給自己這樣一個有著“汙點”的人手裏,可見這位新遼軍主帥、湖廣總督對他梁鈞昌是何等的信任。自己如果不能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力,為新遼軍效力,那自己還能算是人嗎?

從此,梁鈞昌為了報答墨離的知遇之恩,沒日沒夜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即使再累也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