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之死(1 / 2)

洞庭湖水師和登州水師聯合作戰,很快便擊潰了安慶碼頭上的金兵,數百艘戰船和運兵船上的將士們蜂擁而上,登陸安慶碼頭。

隨後,一萬五千多名水師士兵和陸軍步兵登上安慶碼頭,朝安慶城殺去。

在騎兵、步兵、水師的聯合攻擊下,步兵用數百門迫擊炮轟開了安慶城門,一擁而入,安慶城裏的金兵被殺得紛紛敗退。

駐守安慶的是杜度,見狀急忙棄城而逃,撤往廬州。

安慶光複。

隨後,墨離調集了十萬步兵和騎兵開往安徽,北麵的曹變蛟、馬進忠、盧象升、陳奇瑜等人也組織了十二萬大軍,朝山東碾壓過去,要將多爾袞徹底與山西的濟爾哈朗、京師的皇太極分割開來,逐一殲滅。

鳳陽大戰、徐州大戰、濟南大戰,接連打了幾場硬仗,墨家軍殲滅金兵六萬餘人,其中投降後金的明軍就占了半數。

大軍浴血征戰兩月有餘,先後收複山東、江蘇、安徽,自濟南以下,長江北岸的國土盡數光複。

劉榮嗣的三萬多明軍在淮安堅持與金兵作戰,後退至常州,在即將彈盡援絕的時候,關鋒率著墨家軍殺到常州,殲滅阿巴泰的三萬金兵,陣斬阿巴泰。

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來,天下大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劉榮嗣、左良玉等人於是主動率領剩下的萬餘明軍投靠墨家軍,旋即準備渡江南下,殲滅江南的多爾袞。

在關鋒率兵渡江南下,進軍南京的時候,墨離在九江也調集了五萬水師和步兵、騎兵順江而下,進軍江南。

半月後,收複南京。

而此時,隆武帝卻被多爾袞逼得倉皇而逃。到了泉州,在鄭芝龍的艦隊的護衛下,渡海逃到台灣。

台灣此時大部分都為荷蘭人所盤踞,逃到台灣的朱聿鍵和鄭芝龍又不得不開始與荷蘭人展開激烈的戰鬥......

由於金兵在攻破江南後大肆劫掠,奴役漢民,還接連製造了震驚天下的“嘉定三屠”、“江陰屠城”(揚州十日因史可法棄城而逃而沒有發生),激起漢民百姓滔天怒火,官府垮了,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民間抗戰。

同時,多爾袞還強令所有漢民必須剃頭留辮子,不剃頭的立即殺死,推行什麼“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搞得天怒人怨,怨聲載道。

在這種形勢下,墨家軍的強勢進軍江南則給江南百姓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尤其是墨家軍一路高奏凱歌,連戰皆捷的表現更是讓所有的百姓們都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一時間應者如雲,天下歸心,各地青壯百姓紛紛高舉義旗,率眾投奔墨家軍與金兵展開鬥爭。

王自用也率部與張獻忠分裂,主動向墨家軍投誠。

隆武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墨離親率二十萬大軍橫掃寧國、紹興、杭州、金華等地,殲滅多鐸和張獻忠的十三萬大軍。多鐸被俘,張獻忠被大炮轟中,傷重不治。

隨後,大軍迫近福州,將困守福州的多爾袞圍了個水泄不通。最後,在堅守了五天後,福州城牆終於被墨家軍的火炮轟塌,墨家軍蜂擁而入,多爾袞自殺未遂,被墨家軍將士五花大綁押到墨離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