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錯過都是因為糾結
糾結於一件事的時候,你往往會將這件事的壞處無限放大,將那本來挺誘人的好處無限縮小,最後隻剩下壞處了,那個時候你也剛好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當你後悔的時候,糾結於要不要及時補救的時候,“算了算了”就會在你耳邊不停盤旋,你也會同樣再做下一個更加錯誤的決定。
1.
我認識一個學長,軟件硬件都很不錯,而且相貌堂堂,成熟又不失童趣,偶爾也能賣賣萌。按理說,這種男生應該不愁脫單。
不過學長已經年將半個知天命,五五年紀,卻還是單身一人。準確地說,是初戀尚沒有交付出去。
學長似乎也不愁。
我有次問他: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考慮考慮?
他隻回答我一句話:“沒有碰到令我舒適的女生。”
我繼續八卦:“一直沒有嗎?就算差強人意的也沒有?”
他告訴我:“以前too young too simple,沒有明白對方的暗意,現在已經沒有過去的priority了。”
“優先選擇權?”
“嗯。”
“就是錯失了一段好姻緣,是嗎?”
“算是吧,不過緣分天注定,可能時候未到吧。”學長無奈地笑了笑。
“那現在可以挽回嗎?”
“不知道,也沒有必要了吧。”學長遲疑了一會兒。
“那你著急嗎?”我顯然把眼前這位優秀的學長當成了一位恨嫁女。
“無所謂了吧,這麼些年都過去了,一切隨緣吧。”
我看出了學長糾結的眼神,沒有再繼續問下去,隻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2.
我對緣分之說是相信的,但我是無法闡述的,緣分是種神聖的東西,我不想用我生硬的語句褻瀆神聖,所以緣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要說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或者說是 “too young too naive ”。
且不說韓寒寫《三重門》的深意,但就其裏麵一個情感線來說,林雨翔和susan似乎是沒有結局的。
林雨翔是喜歡susan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susan對林雨翔呢?
就其為了跟林雨翔有可能考一個高中少做5道選擇題,故意不要10分,還有為了鞭策林雨翔,故意製造與優秀理科男的傳聞,為了讓林雨翔化悲痛為力量從而好好學習,她還找幾個朋友合夥演戲。從這諸多行為就可以看出,susan對林雨翔的喜歡已經上升到“未來階段”,是“長久之計”。因為都是暗意,林雨翔是不懂的,是不能理解的,他甚至是誤解的。
林雨翔和susan的故事,韓寒沒有給出結局,因為韓寒的本意不在此,也不需要給出結局。
但我們都可以相信,他們是沒有結局的。
若給《三重門》寫續集,若幹年以後,林雨翔已經沒有了priority,susan也沒有必要對一個木頭“死死糾纏”。
而那時,林雨翔早已對教育製度不滿,早已退學,也早已走上了他的王國。
他可能會用自己的筆和這個世界談談,也不太可能會明白susan 的良苦用心,即使有朝一日明白了,也為時已晚。
一段愛的啟蒙和愛的生根發芽,隻屬於特定的時間段,你無可能也無權保證別人一直在陪你“敲木魚”,你隻能是屬於她青春的一個小插曲,一個遺憾,你也許會教會她一個深刻的道理:男生大多是木頭,光“暗示”是不夠的,最好“點到為止”,必要時要“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