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玉佩不見了,為了不讓謝嬤嬤懷疑,綰綰悄悄找了一個相似的玉佩戴在身上,並準備什麼時候悄悄弄一塊一模一樣的玉佩代替原來的那塊,免得什麼時候被謝嬤嬤發現。反正玉佩上的紋路,綰綰已經記得清清楚楚,到時候再照著原來的樣子弄一個也不困難。
當然,前提是不能被謝嬤嬤她們發現現在這塊是假的。幸好,這個東西是綰綰的貼身之物,綰綰占據這個身體後就不喜歡有人貼身伺候她洗澡,所以到沒有人發現她家小姐的護身玉佩換了一個。
出了月子,綰綰就將家中剩下的奴仆們召集在一起,見了見麵,然後每個人都賞了一個月的月銀,一是慶祝她的兒子出身,二是表彰這些人的衷心,謝家遭逢變故後這些人也沒有離開,他們的忠心本就值得表揚。
在謝心苑的記憶中,謝家仆人上百人,可是現在很多人都走了,剩下的不過幾十個人,而且一般都是家生子。這種人一家都是主子的所有品,如果沒有主子的恩典,這些人一輩子都是謝家的仆人。這次李管家也借著寶兒的名義放出去了一些不安分的家生子,所以,謝家的仆人就更少了。
不過對這種情況,綰綰也是樂見其成。人少點也有人少點的好處,畢竟人少支出就少,而且人少的話,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幹,少了偷懶和沒事到處晃的人,家裏也清淨不少。何況現在家中也沒有多少主子,也用不了那麼多伺候的人。綰綰本就是實用主義,他可不願意花錢養一些不幹事的人。
又一次領到賞錢,謝家的下人們都很高興,一個個喜笑顏開的給主子道喜。這些人本以為謝家出了變故,他們也會跟著倒黴,他們這些都是家生子,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所以才沒有和很多人一起離開。以為會受苦,沒想到卻得了賞錢。
他們不懂什麼大道理,但能拿錢,他們就知道謝家不會倒,謝家不倒,他們就能繼續留在謝家幹活,就不用擔心被賣,或者出去辛苦地討生活。畢竟大樹地下好乘涼,謝家不倒他們隻要不犯錯就能夠全家好好的活下去。小老百姓的願望不多,就是全家平平安安,平安是福。
下人們感恩戴德地離開,綰綰卻留下李管家和管家娘子問話。
“李叔,秀菊姑姑,這些天麻煩你們了。”綰綰說著就讓謝嬤嬤送上一個盒子,盒子裏麵裝著一對玉鐲,一臉笑意地送到李氏手上,“秀菊姑姑,這是綰綰孝敬你的,你可不要推辭,你和李叔在謝家的功勞完全當得起。”
李管家和李氏立即連忙說不敢,說這是他們分內的事情,怎麼當得起小姐的謝意,說這是折殺了他們。
綰綰也不勉強,這兩人本就是謹慎本分的性格,要不然謝老爺和謝夫人也不會讓他們夫妻管理謝家外院和內院。要知道這可是等於把謝家都交到他們兩口子手上,如果他們有什麼私心,內外院一起把持著,謝家主子也要吃虧。兩人一個是謝老爺的奶兄弟,一個是謝夫人的貼身大丫鬟,一直都對主子忠心耿耿,合力管理謝家,完全沒有讓他們的主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