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天福酒樓(2 / 2)

說著說著,這話題就偏到了十萬八千裏外,大家都開始討論袁家小姐的剽悍,反而 最開始他們說的周家周津明的事情。

“咳咳咳……”中年人咳嗽了幾聲,拉回了他們快偏離中原的話題,“你們還聽不聽我的消息了?”

“聽聽聽……我們聽!”

“大家剛才都對周家和謝家的傳言很熟悉吧,哼哼哼,你們可知道這傳言和事情到底差了多少?”

大家都是聰明人,立馬明白。

“難道當年周家和謝家的事情還有隱情?當年的事情我倒是記得清楚,我當時就住在離周家那個胡同,那天謝先生從周家搬著嫁妝出來的時候,我還湊熱鬧地去看了。那排場,真真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光是搬走的嫁妝都裝了好幾車。周家後門的門房當時是我一個好兄弟,晚上我就約他喝酒,然後我們就說起了周家和謝家的事情。”一個當時看到當時周家和謝家鬧掰的人說道。

“喔,說說。”能聽到名人的八卦,大家都來了興趣,立馬給那個斟酒。

“其實和外麵傳的差別也不大。當時,那位謝先生早就暈過去了,被人早就送出了周家。和周家一起處理事情的是一位謝家的嬤嬤,據說是謝先生的幹娘。周老夫人一直看不順眼她那個媳婦兒,就說謝先生不守婦道,要用七處之條把謝先生休出門。謝家當然不幹,就翻出周津明品行不修一說。兩家吵得厲害。”

“最後說是周津明在書房中寫了一張文章給謝家人,謝家看了後就同意了。周老夫人本來反對,但他兒子懂同意她也沒有意見,就讓官府備案,讓謝家人把謝先生的嫁妝全部帶走。說起來,除了周老夫人和謝家的爭吵,兩家分開的方式也算的上平和,不像有些人家直接打的頭破血流,難看的緊。”

“是啊,本來兩家不和而分,在欽州乃至天下都算不得什麼稀奇的事情。多少看不順眼的夫妻分開,然後男子再娶,女子再嫁,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就是不知這周家和謝家最後怎麼就鬧成了那樣。而且鬧得還不是周家人和謝家人,反而是那些周圍的陌生人在吆喝,連我朔陽的兒郎們都被傳成了負心薄幸郎,真真是讓人覺得冤枉。”旁邊那桌聽中年人說話的客人忍不住有感而發,突然接話道。

“還不是因為這其中涉及到太多的天下有名人,如玉公子、謝先生、南陽公主、周津明,這些人隨便拿出一個人都有無數的推崇者,他們的消息當然被所有人關注。哎,也是我朔陽兒郎倒黴,就這樣莫名德背了一個黑鍋!”

那人的話一出,不由得勾起了周圍人同樣的心思,尤其是被人誤會過的那種,總覺得他們很倒黴,完全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而且還是那種城門的火已經被滅了,周圍的其他人依舊擔心城門失火來禍害護城河的魚,恰好,朔陽的兒郎就是那被莫名殃及的魚。

雖然大家都知道朔陽這些年是無妄之災,但卻沒有辦法辯說什麼,畢竟周津明所在的周家的確祖籍朔陽縣,畢竟謝先生的確是在朔陽縣被休棄的。

看到這麼多人都對他提出的話題感興趣,姓王的中年人更是得意,忍不住就說道:“大家都說這謝先生是被周家休了的,可是這誰又看過這休書啊?”

“難道周津明當年沒有寫休書?”

“是的。我這事是聽我侄子說。我侄子識字,平時在衙門中有什麼文字方麵的事情也要找我侄子去做。那天,縣衙的大人去了庫房,看到雜七雜八放著的文案發了一通火,要求文書先生把它們整理好。於是文書先生就把我侄子叫去了庫房,去整理衙門前十年留下來的文案資料。我侄子負責念,文書先生負責登記,你們猜,我侄子看到了什麼?”姓王的中年男人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他竟然看到了衙門中備案的周津明和謝先生的和離書!沒錯,這周家和謝家是和離的!周津明的名字和謝家的家印都明明白白印在上麵。”

“天啦,竟然是和離!這……這……真是讓人想不到啊!流言都說……”旁邊的人都很難置信。

“這有什麼奇怪的。”姓王的中年人不以為然,“雖然當年謝家不顯,但當年周家也就那樣。周家敢給無錯的謝家小姐休書,那謝家能夠同意?所以啊,當年兩家應該是和離的才說的過去。就是那一分不少的嫁妝也能說明這個問題啊,你看到哪家被休的女人能夠拿到全部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