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三十六

我回酒店,收拾行李,退了房間,來到火車站,在人潮湧動的候車大廳找個地方坐下來,等候列車到站。我乘坐的列車將在夜裏十一點發車,還要等候兩個小時。候車廳的大部分座位也被民工占據著,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也不知道他們將去哪裏,有人從家鄉出來到廣東尋找打工機會,有人從廣東離開返回家鄉,來來往往,好不熱鬧,讓中國的鐵路運輸承載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廣州火車站,一年四季都受到民工潮的衝擊,他們刺激了中國鐵路的大發展,也承受著中國鐵路運力不足的苦楚。

眼看著一列列火車從廣州火車站發車離去,候車廳裏旅客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輪到我乘坐的列車進站,這輛列車是鐵路局專為分流民工潮而加開的一次列車,乘車的幾乎全是民工,擠滿整個車廂,過道裏、車廂連接口都站滿人,大包小包的行李也塞滿了行李架,那個混亂場麵真是難以想象。我擠在一群民工中上了車,在車廂連接處找個地方站著,等候列車發車,陸續還有民工朝車上擠,直到再也擠不上來為止。

一聲發車哨響,列車啟動緩緩駛離車站,然後加速運行,很快裝著一車逃兵離開,將廣州甩在身後。列車在黑漆漆的夜空下疾駛,轟隆轟隆的聲響刺破夜的寂靜,車廂裏一片混亂,被塞得爆滿的列車,想要轉個身都難,這一夜注定了要在困境中度過,很後悔買了這輛列車的車票,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晚一天再走,但是又一想,即使晚一天也還會是這樣,隻有咬咬牙克服一下了。

民工們席地而坐,東倒西歪地進入睡眠狀態,我背靠車廂壁板站著,閉上眼睛稍事休息,迷迷糊糊的也無法入睡,就這樣一分一秒地熬著。天亮時,列車已駛入湖南境內,在株洲車站稍作停留,由北轉向西駛去,過了漣源,穿過湘西,到達懷化,這段艱苦的旅程終於結束,民工們離開懷化車站,向不同地區分流而去。

我在懷化車站買了返回重慶的車票,列車將繞行貴州,還要經過一天的路程才能到達重慶,這也是一段艱苦的旅程,好在這次有座位坐,不用站著受苦了。列車下午出發,向西行進,進入貴州,已是夜裏,過凱裏,在清早天蒙蒙亮時到達貴陽。貴陽下著下雨,天空烏雲密布,我出了火車站,心想假期還有一天,既然已到了這裏,不如在貴陽遊玩一天,乘晚上的火車回去。主意已定,我先去售票窗口改簽了晚上回重慶的列車,然後在報刊亭買了一份貴陽旅遊交通圖,查看貴陽的旅遊景點和乘車路線,最後決定去黔靈公園看看。

黔靈公園位於貴陽西郊,是一處四麵環山的靈秀之地,公園入口處是一個動物園,飼養者猿猴等靈長類動物,與遊人玩耍嬉戲,公園遊人如織,順著人流進入園內,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從山腰上轉過,就發現一個很大的湖泊在兩山之間蜿蜒展開,湖麵平靜如境,四周林木茂密,問遊客,才知道這就是著名的黔靈湖了,關於此湖還有一些美麗的傳說。

在湖的一側,山坡之上,正在修建一座新的寺廟,寺廟的主體已經建設完成,偏殿和院內的景觀還在建設中,寺廟大門上方楷書撰寫著三個大字:弘福寺。已經有和尚在廟裏主持日常事務,雖然寺廟還未正式建成開業,但已有很多專程來此上香的客人,所以香火繚繞,鍾鳴鼓響,仙樂飄飄。我想寺廟建在這裏,真是一處修行的好地方,背靠山嶺,麵向黔湖,集天地之靈氣,彙山川之錦繡,不用為生存憂,不必為煩惱懼,天生一塊靈修地,方寸之間寫昭華。如果能有機會在這裏清修,也是極大的造化。

在這種心境下,突然有了一種遁入空門的念頭,人生就象一場夢幻,聚散離苦萬般不由人,渺小如草芥、若蟻螻的我們,無論怎麼掙紮,總逃不出命運的掌控,而那無處不在又無聲無息的命運究竟是什麼?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三十七

從黔靈公園出來已是下午,看看時間不多,也無心再去其它地方遊覽,乘車返回火車站。在車站外的街道上轉了轉,找了一家餐館吃飯。街上有許多燒烤攤,做一種貴陽特有的小吃,就是把豆腐切片烤成金黃色,蘸著辣椒麵吃,似乎貴陽人很喜歡這種小吃,許多人圍著燒烤攤等待進食,我也向攤主要了一份,豆腐入口外焦裏嫩,辣味十足,很佩服貴陽人吃辣的勇氣,比湖南人更甚。

吃完飯走到火車站,從寄存處取回行李,到候車大廳等候列車。相比於廣州火車站,這裏清靜了許多,候車的旅客並不多,還有些時間,我從行李包中拿出一本書看著。

夜裏九點,列車到站,我隨著人群通過檢票口進站上車,這是此行的最後一站,很快就要回到重慶,返回工作的地方,心情卻很複雜,與出發時的狀態大不相同。此行的目的是什麼?我感到深深的失望,雖然也看了沿途的風景,雖然也見了闊別兩年的女友,但總是被一種無奈的情緒控製著,彷佛自己什麼也無法改變,最終還是回到原點,這並不是我喜歡的,但我卻不得不接受,這就是現實,令人失望而又無可奈何的現實。

我最後回望了一眼貴陽火車站,也回望了這一路的旅程,列車啟動,載著我踏上回家的路,列車在群山之間穿行,綿延不絕的山脈就是我命定的歸宿。

清晨,列車抵達重慶火車站,我背著行李走出車站,搭乘去北碚的公交車,在北碚車站換乘進山的公交巴士,汽車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行駛,很快進入大山深處,而我生活工作的地方就在大山深處的小鎮,我畢業時的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注定了我與重慶的群山以及大山深處的小鎮聯係在一起,我在這裏開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這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企業總部就建在深山中的小鎮上,畢業時第一次來到這裏,心已涼了半截,難道我的一生就要在這個深山裏度過嗎?當即就想打退堂鼓,但已經無路可退,學校的畢業分配工作已經結束,我的個人資料都已轉到這裏,我還能去哪裏呢?

我在單位報了到,被分配在這個大型國企的宣傳部工作,同期而來的還有一大批大學應屆畢業生,從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分配到這裏,很快結交了許多新的朋友,略微減輕了我心裏的不安。這一批畢業生被安排在企業的各個部門,還有一些去了基層單位,我們新來的學生都被安排在一幢宿舍樓裏,又象回到了學校生活的樣子,大家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廝混在一起,還算熱鬧,慢慢地也就習慣了,不象剛來時對這裏那麼排斥和抗拒。

人都是善於適應環境的,從學校到工作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變,經過十幾年的學校生活,其實早已厭倦上學而想早點參加工作,因為隻有工作後才意味著個人在經濟上的獨立和在生活的自主,過去都是在家庭以及父母的羽翼之下被教導被照顧,現在和以後更多的是靠自己了,那種感受讓人既興奮又期待。

雖然學校分配的這第一份工作並不如意,但我還是很想把它做好,做出成績。在那個年代,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小型化的社會,這家國有大型企業也是包羅萬象,涵蓋了社會生活所需的一切元素。就我所在的宣傳部門來說,下麵開辦有報社、電視台、文化服務公司等職能單位,為企業和職工提供文化、宣傳、文藝、休閑等方麵的配套服務。企業除了主業外,還開辦有學校、醫院、商場、超市、食品加工廠、飲料廠、多種經營公司等附屬單位,職工基本生活所需的一切,在單位裏都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