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 回到祖國
對於林宇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地方,雖然3歲就跟隨父母移民到美國,但是林宇的父母間歇性的春節都會回到老家看看,雖然在美國已經生活習慣了,但是林宇更加向往的是中國式的生活,美國是一個比較沒有人情味的地方,非常注重的是個人能力,有一個非常殘酷的現狀,很多中國人在美國都是幹著非常勞累的苦力但是隻能獲得微薄的工資,如果不是因為彙率的轉換,絕對不會有中國人願意去美國吃苦。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是年輕的時候趕去美國瘋狂的打工,然後年老的時候回到中國養病,度過自己的晚年,一生下來非常淒苦,因為年輕的時候要忍受與妻兒分離的苦楚,而年後的時候又要忍受疾病的折磨,選擇這條路,可以說是一個不歸路,但是這條路可以讓家人活的更好,所以義無反顧的走上這條路的人,大有人在,林宇的父親就是典型的代表,不過林宇的父親很有經商頭腦,不怕苦不怕累,沒有選擇餐館、維修工等工作,而是非常有遠見的選擇了物流,使得早早的拿到綠卡,將林宇也一並申請到了美國,否則,必然又是一部淒美的親情史。
由於常規賽仍在進行之中,林宇不可以隨意的離開,加上又是溫哥華灰熊隊的球隊老板,很多事情都要處理,所以林宇為了準備中國之行,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常規賽進行到4月份尾聲的時候,林宇將主教練的位置暫時交托到了道格.裏弗斯的手上,而球隊的管理和運營交托到了庫西和安吉的手上,做好一切的準備之後,林宇和李琳一同回國,之所以帶李琳一起,一來是因為李琳現在是自由職業者,工作已經進入清閑階段,二來是李琳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口流利的北京話,這對於林宇這個初來咋到NBA瘋狂主教有很大的緩衝作用。
林宇和李琳第一站就是首都北京,兩人坐了將近18個小時的飛機,終於來到了北京,回到祖國的感覺不言而喻,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林宇發現還是中國好,中國人重感情喜歡熱鬧,喜歡串門,喜歡群居,而美國人喜歡獨處,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在美國的時候,很多中國人都喜歡晚上出來散步,偶爾看見鄰居家的花花草草還會過來圍觀一下,而美國人就非常不適應中國人這樣的行為,有些過激的美國人直接拿出家裏的槍支出來恐嚇中國人,讓中國人不要接近他們的房屋,文化上的差異,早就了很多人情世故的不一樣。所以還是中國好,有人文情懷。
這次出行美國,本來大衛.斯特恩有安排中國的接待,但是都被林宇拒絕了,在林宇看來,一個中國人回到祖國,何須要一個外國人安排接待呢!到達北京之後,林宇先是入住了酒店,然後就急不可耐的來到北京金隅隊的主場,CBA自每年的10月或11月開始至次年的4月左右結束,長度和美國的NBA相仿。所以林宇來到北京金隅隊主場的時候,剛好有一場比賽正在進行,林宇在美國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在中國的知名度卻是一般,因為現在的信息傳播主要是靠報紙,現在中國的體育事業雖然是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但是相關媒體資源和新聞資源還不夠成熟,不像美國,有各種的體育台直播和轉播,還有各大體育類報紙,所以林宇並沒有掩飾,就是簡簡單單的裝束和李玲買了球票就進入北京金隅隊的主場看球。
林宇經常沒多久比賽就已經開始了,林宇算是踩著點來的,林宇做的位置比較靠前,隊場上的形式一目了然,CBA聯賽是1995年CBA聯賽(甲A聯賽)創辦時有12支球隊參加,每年聯賽最後兩名降入甲B,甲B聯賽的前兩名升入甲A。1995年的12支球隊裏,有一半來自各個軍區籃球隊,八一、濟南軍區隊、沈陽軍區隊、空軍隊、南京軍區隊、前衛隊。CBA開始引入外援之後,隻有八一隊沒有引援,其他的軍區隊都因為沒有外援被稱為“升降梯”,當年升級,當年降級。
總而言之,CBA剛剛開始發展,自然很多規則和水平都不會太高,但是已經開始展示出籃球的欣欣向榮的氣息,林宇和李琳靜靜的觀看比賽,半場結束之後,北京金隅落後2分,李琳有些擔憂道:“宇哥,想要帶巴特爾去美國隻怕很難,上半場比賽我們也看完了,北京隊主要依靠的就是巴特爾在打球,如果你抽走了巴特爾,那麼北京隊算是完了,一旦這樣子,北京隊很可能陷入降級的危險,他們球隊管理層是不會放巴特爾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