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回 急速轉換
後世金州勇士隊的死亡五小陣容非常的強悍,金州勇士隊的五小陣容是開拓了一個新的進攻時代的小個陣容,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防守力求最大程度的在進攻端取分彌補防守上的不足。在進攻端五個人都能傳球,而且三分投射能力非常的出眾,加上小個陣容的靈活多變,可以不斷的輪番衝擊籃下,而且五個人的籃球智商都很高,創造進攻的能力也很強,這使得就算一場比賽有兩到三個人的命中率不佳,也可以通過互相之間的配合來彌補這樣的失常。
而林宇之所以敢用這個五小陣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林宇認為現在灰熊隊場上的球員不輸給後世的勇士隊的死亡五小,從控球後衛角度來說林宇現在是艾弗森巔峰時期的狀態,不會輸給庫裏;而得分後衛位置上科比一樣不會輸給湯普森;小前鋒的位置上芬力不必伊戈達拉進攻差,大前鋒的史蒂芬.傑克遜論全麵性不必巴恩斯差;最後的中鋒位置麥迪的防守能力的確不比格林好,但是麥迪的得分能力可以甩開格林幾條街;總體來說林宇這個版本的“死亡五小”進攻能力更加火爆,但是防守能力就更加差了!相當於在進攻端繼續放大了進攻火力,而在防守端卻顯得更加抓襟見肘了。
雙方比賽繼續進行,林宇和科比搭檔後場,兩人非常流暢的傳球配合到了前場,林宇麵對基德的防守,幾乎不佳思索的快速突入籃下,在籃底下的麥迪和傑克遜快速向側翼跑動,這就是最為常規的灰熊隊戰術,林宇幾乎不用眼睛看就將皮球傳給了底角的麥迪,麥迪一個幹拔三分,皮球並沒有如願入框,而這個時候早已在籃下伺機而動林宇和科比順利的卡位搶到了前場籃板,科比快人一步,順利拚搶到籃板,科比再發分球給了外線的麥迪,麥迪再一次幹拔跳投,但是達拉斯隊的防守球員也不是善茬,馬上過來封蓋,而這一切似乎都在麥迪的計算之中,麥迪將皮球傳給了45°角的邁克爾.芬力,芬力幹淨利落的三分出手命中。
雖然傳切配合很多,但是完成這樣的二次進攻,灰熊隊隻發了11秒的時間,如果剛才麥迪的哪一個三分命中,灰熊隊進攻時間將會縮短到5秒,這就是這個陣容的可怕之處,極致流程的進攻,無懈可擊的傳切配合。
換成達拉斯小牛隊的進攻,基德運球到了前場,正想分球給內線的卡托,而這個時候麥迪身材瘦弱,根本無法和卡托卡位,但是麥迪也耍了小心眼,將卡托困在了三秒區內,卡托想要持球卻要躲過麥迪的幹擾,基德隻能選擇了其他球員,就是這一瞬間的猶豫,林宇猶如獵豹一般極速出手,順利抄截了基德的傳球,林宇快速奔向前場,也許是腳步太快的原因,林宇無意識的錯過了三分線,這個時候林宇做了一個令現場球迷都雀躍的事情,林宇運球後退到三分線外,然後一個三分投了出去,三分命中。這個鏡頭也被評為今日NBA的五佳球,這是一個信號,NBA開始由傳統打法步入小球打法了!
現在灰熊隊的傳切配合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細膩,充滿了觀賞性,很多人都拿NBA和歐洲籃球進行對比,很多人都批判NBA過於依賴的是球員本身的身體素質,而歐洲籃球,以立陶宛為代表,並沒有身體素質特別出色的球員,但是傳切配合是讓人目不暇接的,歐洲籃球的精髓就是團隊配合,皮球總是會不斷的運轉,直到落到最後進攻機會的手中。而NBA的籃球文化更多的是依靠個人的英雄主義,比如芝加哥公牛隊的喬丹,如果喬丹狀態來了,可以用不講道理的進攻抹殺一個球隊,這就是區別。而現在的溫哥華灰熊隊很好的結合NBA和歐洲籃球的特征,即充分利用了球員的身體素質,同時加強了球員之前的傳切配合,簡單的講,現在的五小陣容,在進攻端無懈可擊,而在防守端任重道遠。
整個第三節最後6分鍾的比賽,灰熊隊投進了10個三分球,反超達拉斯小牛隊13分,而第四節開始之後,灰熊隊依然保持著這一套陣容,並非是林宇痛打落水狗,而是想要測試一下這套陣容是否存在更多的弊端,而達拉斯小牛隊無奈成為了林宇的試刀石,這套陣容在第四節比賽運用了10分鍾,又投中了13個三分球,球員越投越輕鬆,最後溫哥華灰熊隊以135:101大勝小牛隊34分,從此之後‘死亡五小’開始慢慢的進入公眾的視野,這種極致的進攻首發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對於林宇來說最為直接的利益是獲得了奧斯卡.羅伯特森的球星卡,這就足矣了,至於‘死亡五小’陣容過早暴露的問題,對於林宇來說這一天遲早都是要來的,快點來也倒是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