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完滿的愛(4)(1 / 2)

戀愛談了半年,一帆風順。我和馮煒就像兩隻凸凹有致的球,雖是獨立個體,卻能咬合著一起轉動。我曾經問他:“你這樣的新好男人,怎會對我如此滿意?”馮煒說我純情、爽直,新好女人的品行基本具備,至於不願做家務或使點小性的毛病嘛,他會用丈夫的溫柔來擺平,“好丈夫可以塑造出完美妻子!”

就是因了這句話,我決定嫁給馮煒。從小,我就依賴父親似的男人,既能駕馭我又寵愛我。馮煒的存在,讓我的生活有了新鮮的色塊。

聽說我要嫁給他,馮煒很得意,這讓我頗為警惕,故意將他一軍:“在嫁給你之前,我想見見你的前妻。”

馮煒皺皺眉,但還是大度地為我引見他的前妻王倩。我驚訝地發現,從皮膚到舉止,王倩跟我如出一轍。沒想到,馮煒愛來愛去,愛的還是同一類型。王倩已經再婚,過得很幸福。她對我實話實說:“他過去脾氣粗暴,動輒發火。”我輕語,他現在可溫柔了,總是檢討自己;“過去他是‘甩手掌櫃’,認為女人做家務天經地義。”我說,他現在可勤快了,並調教有方,讓我也愛上了枯燥的家務勞動。“過去我來例假還要給他洗襪子,擦地板。”我說,現在他知冷知熱,說再不能讓我成為第二個王倩跑掉了,他說孤家寡人的滋味真難受,絕不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我倆都感歎,婚姻是所好學校,現在的馮煒,已是個優秀畢業生了,可以在婚姻的戰場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了。說著說著,王倩的眼圈就紅了,我倆共同為一個男人唏噓感歎……

回來後,馮煒緊張地問我,王倩說了他什麼壞話,我認真地說:“如果當年的你,是現在這個樣子,她是會死心塌地跟你過一輩子的。”

從此,我和馮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久還會添個小寶寶。他寵我毫無條件,我嗔怪他:“你這樣會助長我的依賴性呀。”他固執地說,他在“婚校”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男人要寵愛女人。女人隻有受寵了,才會加倍回報男人,為他生兒育女、伺候公婆、輔佐男人的事業……哇,原來他寵我,是有目的的。

誰來導演我們的愛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斷問自己:到底越來越相信愛情呢,還是越來越不相信愛情?顯然,這是一個哲學問題,與電影無關。但在所有的電影中,愛情無疑都是最大的主題,每個人都想從電影中看到浪漫而又恒久的愛情,有時候我們更情願躲在情節帶給我們的幻境裏不出來。

徐靜蕾:情感是一樣需要克製的東西

最耀眼的情人節電影非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莫屬,影片曾在去年的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中獲最佳導演“銀貝殼獎”。改編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同名小說的影片,講述一段無私的****故事:一個41歲的作家在生日當天收到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信中描述這個女子自13歲那年愛上他,與他有過短暫的歡娛,且生下一個孩子。無論歲月如何改變,她隻在作家生活之外默默愛著他,直到臨死之前才告知真相。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製作費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拿這麼多錢來陪徐靜蕾“耍把勢”值得嗎?此片投資方保利華億總裁曾表示:“我們為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配備了最強的製作隊伍,我們願意花大價錢來扶植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在情人節,我們需要愛情神話,也需要這樣的****震撼,徐靜蕾的電影對真愛的思考無疑是成功的。那就是,情感的主題是沒有國界的,愛情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唯一不同的是,原著敘述很熱情,而她的電影有一種很克製的東西在裏麵,電影的情感方式與原著不同。她的電影不想去啟發別人、教育別人,隻是用激情去表達,使觀眾感動。當代女性在愛情裏隻關注自己的感受,《來信》就是一個很純粹的、當代人能理解的愛情故事。

胡安:懷舊永遠是個經典符號

另外一部引人矚目的影片也是女導演的作品,由胡安執導、周迅、王誌文、鄔君梅主演的《美人依舊》頗有點之前《花樣年華》、《橘子紅了》的風格,三四十年代的背景,故事發生在一個充滿舊時氣息的公館中,兩個出身不同、性格迥異的姐妹和一個情場男子的故事在欲望和無奈中展開。華美的旗袍、搖曳的燈光、濃鬱的花朵。這些元素在充滿懷舊情調的畫麵中展開,隻是攝影師和美術師改為美國人。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之美,這樣的視覺,給我們似曾相識的異想天開。

《美人依舊》打著懷舊的旗號,製作班底卻大部分都是美國獨立電影人,是旅居美國多年的華裔女導演胡安傾力打造的一部古典唯美的情感電影。《西洋鏡》之後,胡安一直尋找一部令自己興奮且能共鳴的女性題材電影,就如張愛玲小說中精心構築的女人世界一樣。《美人依舊》雖不是張愛玲的作品,但導演胡安卻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感性,通過特定年代裏的一對姐妹在愛情旋渦中的情感掙紮來勾描女性共有的情感地圖,以及女人、男人在愛情遊戲中,情感上的流失和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