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再拾手術刀(2 / 2)

“齊院長,我理解您的意思,不過我不想做醫生,並不是因為信心不足,而是因為我真心不喜歡這個行業。”

荀智友說了一句,微微歎了一口氣,“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行,見不得那種生死別離,我真的很害怕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所以您也就別試圖勸說我當醫生了,這個職業,真心不適合我。”

話題還沒開始,就被荀智友堵死,齊院長也隻能無奈的默然一歎。本來在之前,看到老院長對荀智友推崇備至的時候,齊院長還有些不以為然,然而現在齊院長卻是完全不那麼想了,一次救活瀕死的人,還能說巧合,第二次又是如此,而且還是救活的醫院拒絕接受的重傷患者,這樣的能力,絕非湊巧會一些偏方可以解釋。更何況荀智友還擅長手術,光憑這一點,也足夠他擔任一個骨科專家了。

骨科的手術,和別的手術不同,並非一定要手術刀。所謂的接骨手術,其實不過是把折斷錯位的骨頭矯正,再上鋼板加以固定。一般的老中醫,在給患者接骨的時候,都需要把病人固定在門板或者梯子上,再用大力拉扯病人骨頭折斷的位置。這種手術其實有很大的缺陷,不僅容易讓病人感覺到劇烈的疼痛,而且隻能接四肢和頸椎骨骨折,遇到腰椎肋骨折斷就無可奈何。而且遇到傷重的患者,這樣的接骨手法,還容易加重患者的傷勢。

而西醫則是利用開刀動手術,將骨頭錯位的地方劃開,矯正骨頭再縫合。這樣的手術接骨對位更準確,可是手術在麻藥結束之後,同樣疼痛難忍,而且本身有風險,尤其是像張哥這種重傷多處骨折的,如果全部劃開接骨,光劃開的手術刀口,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愈合。須知越是虛弱的病人,傷口愈合能力就越弱。甚至有些患者,就是因為骨折太多,導致手術刀口太多無法愈合死亡。

荀智友並未第一時間采取中醫或者西醫的手術接骨,而是用很輕柔的動作,就像按摩一樣,幫助張哥恢複錯位的骨頭。

其實這種按摩接骨,也是老中醫的手法,隻是在這個年代,會這種手術的老中醫,已經非常少了。

並非這種手術不實用,而是效率太低,而且對手法要求太高,還必須得對人體結構非常了解。手法稍微不到位,就有可能導致患者接骨錯位。

看到荀智友用這種手法接骨,小美不由得有些失望,因為這種接骨手法,在醫學課堂也講解過,但是並不推薦。不過齊院長卻是仔細的盯著荀智友的雙手,生怕錯過每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