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路遇(2 / 2)

“這個可就沒辦法了!”

荀智友微微搖頭,“當年搬到這裏來的人,大多都是因為戰亂逃進來的,有文化的人不多。這邊地名的命名,那些山穀山嶺啥的,基本上是什麼姓氏的人多,就叫什麼地名,就像是謝家嶺,曾家嶺,周家灣等等。沒有什麼人住的,就根據外形來命名了,就像是獅子包,犀牛灣,還有這牛耳河,豬耳河以及關山鎮那邊的馬尾河等等。在建國初期,這邊的地名也改過一些,比如紅土鎮當年就被改名成紅旗鎮,關山鎮也被改名成了勝利鎮。這牛耳河也因為賀老總當年在河邊洗過馬,改名成洗馬河,不過後麵這邊的人還是習慣叫老地名,也就重新改了回來。”

“這樣的名字雖然感覺奇奇怪怪的,不過也挺有地方特色的。”

孫雪梅坐到荀智友身邊,看了看荀智友指的豬耳河方向,輕聲問道:“智友哥,豬耳河上麵的橋,距離這裏遠麼,我也想過去看看。”

“不是很遠!”

荀智友輕輕搖頭,“那橋距離這裏倒是不遠,也就幾裏路,不過真心沒什麼看頭。那是建國初期,仿照這座橋修建的,各方麵都沒法和這座老橋相比。那橋長度才五間屋那麼長,做工非常粗糙,現在已經搖搖欲墜了。要是那橋是修建在幾塊巨石上麵,是像這裏用橋墩,估計早都垮塌了。這座橋長度一共是二十一間屋那麼長,連兩邊的石階引橋,差不多有一百五十米,修建的位置也是牛耳河最寬最平坦的位置,是這邊跨度最長曆史也最悠久的老橋了。”

“哦!”

孫雪梅聽到荀智友的話,不由得微微有些失望,她在看到這座神奇的大橋之後,還想去看看另外一個屋橋呢。結果那橋竟然那麼差勁,她頓時沒有了興趣去看,轉頭仔細數這木橋上麵的支架來。

這木屋一共用了二十二個木房子的支架,如果把中間也隔上木板,的確剛好二十一間房子。

看到孫雪梅失望的神色,荀智友把背簍背起來,輕輕笑道:“看不到那木橋也沒啥,我帶你去看這邊的自然奇觀天生橋。那橋才叫神奇,一塊石頭自然彎曲起來的,從我們那邊下來的響水河,就從那石橋下麵穿過,關於天生橋,還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呢。”

實際上荀智友回老家的路,並不需要走到天生橋那邊,不過從那邊上去,也就繞了一兩裏路。難得孫雪梅有那興趣,荀智友也樂得帶她到處看看。

牛耳河的屋橋,就修建在三條河彙聚的下遊,從屋橋走上去沒多遠,就到了那天生橋。

看到那石頭自然生成的拱橋,饒是孫雪梅見多識廣,也忍不住歎為觀止。

就在孫雪梅看得入神的時候,荀智友突然麵色一變,把背簍丟在橋邊,快步朝著旁邊的小路跑去。

孫雪梅見狀,也顧不上繼續欣賞這自然奇觀,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