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王守亦頓覺有些尷尬。
起先,他也隻是聽先生們常,李伯安的為人,如何如何得不行,不尊重老祖宗的學問,可是今日一見,在李逸身上,並沒有那些痕跡。
相反而之,除了平易近人之外,李逸還待人一點兒也不桀驁。
甚至,對於其他人口中的鄙夷,李逸一點兒也不在乎。
因此,王守亦突然升起了一片好奇之心。
“公子。”沉默了半晌,王守亦突然心血來潮地問了一聲,“您能告訴我,您為何要摒棄老祖宗的學問,而創造新學嗎?”
李逸笑了笑,看向王守亦道:“你這話不對。並非是我李伯安,摒棄了老祖宗的學問,而是在老祖宗的學問上,再來增添一些學課,為大唐增磚添瓦。”
“這……”王守亦一時有些難以接受。
因為在他看來,這不是同一個道理嗎?
二者間,有什麼區別?
完全就沒有好吧…
可是,看著李逸如此鄭重模樣,王守亦先將內心的想法拋在一邊,認真地端坐著,抱拳出聲:“還請公子詳解。”
此刻,反倒是讓李逸微微一愣。
他沒有想到,麵前自來熟的這書生,竟然時如此好學。
李逸也沒有吝嗇。
笑了笑,李逸放下筷子,問他:“那我且問你一句,你飽讀詩書,十年寒窗苦讀,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一下就讓王守亦為難住了。
因為他們這些人,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可是這個答案,在先生那裏,卻沒有討到好處,但具體的答案,他們先生並沒有告知他們,而是讓他們認真思索一番。
因此,王守亦一下就沉默了。
深思了片刻之後,王守亦方才抬頭,盯著李逸,認真道:“自古以來,讀書不都是為了入朝當官嗎?”
李逸沒有否決王守亦之言,而是繼續問道:“那當官的初衷,是為了什麼?”
“為國效力,讓國家不受外敵欺負!”王守亦幾乎想都沒想,就一下脫口而出了來。
李逸點頭,“想要國家不受外敵欺負,前提是什麼?”
“前提?”王守亦愣了愣,方才回答,“國家財富強大,軍隊實力強大!”
“這隻是一方麵。”李逸笑著搖頭,提起筷子夾了一口菜,又喝了一口酒,接著道,“自古以來,國家財富強大、軍隊實力強大,都需要銀兩來支撐,而銀兩從何而來?賦稅!”
“賦稅從何而來?百姓!”
“所以,無論讀書的初衷,是入朝當官也好,為國效力也罷,但首先最重要之事,便是能夠用自己的學問,讓百姓們安居樂業,讓商賈們有錢可掙,才會有富裕的錢財上來賦稅,國家才會富強!”
“所以。”李逸頓了頓,“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沒有你們這些讀書人那般高潔,隻不過是想讓百姓富強,讓商賈富強而已。”
“所謂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獨立,則國獨立,便是的這個道理。”
李逸笑看了王守亦一眼,便舉盞自飲一盞。
倒是邊上的蓋倫,聽到李逸這話,再想起書院的教學理念,以及今日教導學生所受益之事,心中頓時就明白了,李逸所言的重要性。
“公子,我敬您一杯!”蓋倫舉盞對向李逸。
“請。”李逸笑著再喝一盞。
倒是旁邊的座位上,一直在聽李逸陳述的王守亦,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
“少年強,則國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