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李世民,不管怎麼,好歹也是一名堂堂子,是大唐的頂梁柱,當今諸國口中的可汗。
李逸既然膽敢來設計他,那麼,他也自然不能丟了顏麵,落了下風。
再者了,李世民身後,此刻不是還有一群百官跟著嘛…
子的威嚴以及寬廣的氣魄,一點兒也不能丟。
“如果,你能夠服朕。”李世民看了看身前的駱賓王,咧嘴微微一笑,很是和藹可親地接著,“朕倒是不介意,讓你且去一試。”
一聽李世民這話道來,駱賓王立馬心情大好。
他知道,自己想要入書院,想要通過李逸的考核,這下應該是有戲了…
不然,李世民也不會跟他浪費時間。
“多謝聖上。”駱賓王趕緊衝李世民抱拳一禮,以作答謝。
又微微沉思了片刻,轉動眼珠想了想,駱賓王才出聲。
“聖上,以草民愚見認為,斛薛部此次敢亂我大唐邊境,應該是與盧家下毒一事有關。”
“呃?來聽聽…”李世民眉梢輕微一挑,笑視著駱賓王。
他倒是沒想到,駱賓王這少年,竟然會朝這方麵去想。
之前,李世民倒是沒有懷疑過。
不過,在經過了今日之事後,李世民便已然知道了,盧家人敢在書院下毒,謀害書院的學子,這事兒極不簡單。
再了,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湊巧之事?
前幾日的時候,才剛傳來斛薛部亂大唐邊境之事,這還沒過幾日,後續就發現盧家人,企圖毒害書院學子眾人。
這二者之間發生的……也太湊巧了吧?
俗話,無巧不成書!
李世民才不會去相信‘巧合’。
「世界上所有的巧合,都是有人故意而為之!」
李世民隻相信這句話。
因此,聞聽駱賓王朝這方麵想了去,他便不假思索地詢問起來。
“聖上。”駱賓王遲疑了片刻,才徐徐道,“其實想想,此事很簡單。”
“其一,前幾日的時候,才傳來斛薛部亂我大唐邊境消息,可今日,就有盧家人謀害書院學子,他們之間脫不了關係。”
“其二,斛薛部是兩合居住名族,他們自然不可能齊力同心、同仇敵愾。無論我大唐出不出兵,他們雙方,都會相互提防。”
“其三,對付他們,可以采用秦始皇統下之策,各個擊破。”
“其四,再以我大唐學識灌溉,既能保留他們原本的族風,又能用大唐禮學影響他們,不消三年,斛薛部便會成為我大唐的真正子民!”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切,全因為兩個字——民心!”
到此處,駱賓王頓了頓,深吸一口氣,接著,“無論是我大唐百姓,還是其他各族百姓,他們既不會關心戰爭,也不會關心權勢,他們隻關乎安定。”
“隻要能夠安定下來,對百姓有利,那百姓就會非常讚同!”
“而這一切,也是因為我大唐百姓,在聖上的帶領下安定幸福,所以才不會與其他族部落那般戰爭不停!”
完了心中計謀之後,駱賓王又補充了一句,對李世民發自內心的讚美。
而後,駱賓王方才微微一禮躬身,不再出任何聲了。
待駱賓王的話聲落下之後,李世民不由咧嘴淺笑起來,不過,他並沒有快速去搭理駱賓王。
能夠聽到被百姓親口稱讚,李世民的內心,的確是十分開心的。
隻是畢竟此處人多勢眾,他必須要表現得很隱晦。
而李世民身後的文武百官,聽了駱賓王這番話,也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的確如同駱賓王此言啊!”
“是啊,一旦這個計劃,能夠完整實施出來,那麼,無論是斛薛部,還是其他想要叛亂的部落,都能夠影響一些人。”
“嗯,此言有理,不能夠完全杜絕他們的叛亂之心,但多多少少,能有一些影響,也已經值得了……”
“想不到,這駱賓王年紀輕輕,見識卻是一點兒也不!”
“此子日後大有可為啊……”
“是啊,大有可為…”
百官紛紛相互點頭,對駱賓王的回答十分滿意。
他們都清楚,駱賓王話中的重點,便是民心。
「得民心者得下」這句話,可不是空口無憑亂的。
自古以來,沒有哪一個皇帝,又或者是哪一個朝代,不是因為丟失民心,而瞬間倒台的。
而他們大唐雖然成立不久,可李世民的確是日理萬機,處處為民著想,而他們這些朝中官員,也是如李世民那般而為。
這也是李世民、他們這些朝廷官員,能夠得到百姓愛戴的原因。
而杜如晦等人,更是受益甚之!
眼看四周無人出聲,駱賓王還以為他回答的不妥,一時半會兒沒聽李世民發落,絲毫不敢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