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房玄齡豁然出聲說道:
“聖上,微臣覺得,此事既然與書院開設的課程有關,咱們還是應當召集李伯安,讓他進宮來與我等一道商議。”
“畢竟,李伯安對這些新課程,才是最了解的那個人!”
“而且,咱們就算改革科舉考試,也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出題,才好在已有的科舉製度上麵,將這些新課程一起融合進來,好兩不相抵。”
“如果召李伯安進宮來的話,那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許多。”
房玄齡才剛說完此話,身邊的長孫無忌,盡管因為他兒斷腿一事,對李逸抱有很大的意見,但在這種大是大非之上,他還是沒有任何偏見地點了下頭。
“聖上,微臣也覺得,房公此言很是在理!”
長孫無忌接著說道:“老夫也曾經去過書院,看過書院開設的新課程,發現這些學問,的確是對民生有很大作用。”
“既然,聖上準備改革此次的科舉考試,那自然是要做到最好,選拔出為民著想的人才才是!”
“如果隻是按照以前一樣,一味隻去挑選死讀書的書呆子,那一個國家想要強盛,是不大現實的。”
“因此微臣覺得,讓李伯安進宮來,與咱們一起商討出科舉考試題,很有這個必要。”
“而且,隻要此次改革成功之後,日後便能你以逸待勞,不會再在這種事情上費腦筋傷神。”
“聖上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其他政務,免得耽擱了其他進程。”
長孫無忌很清晰地給李世民,講清楚了其中的利弊與要害。
他相信,以李世民的聰明才智,絕對會知道此次科舉考試改革,意味著多大的份量。
畢竟,此事與書院的課程有關,他也不介意賣一個人情給李逸。
現在與李逸和解,那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為了他兒去找李逸報仇?
現如今,他妹妹長孫皇後為了李麗質,都已經站在了李逸這邊,他如果此刻貿然出手去對付李逸,那顯然是自掘墳墓。
這種無腦頭的傻子事情,長孫無忌不會貿然去做。
而且,長孫無忌也沒有那麼傻。
所以現在,賣給李伯安一個人情,不光能在眾人麵前,顯得他長孫無忌大氣無私,而且還能博得李世民的好感。
畢竟,李世民乃是一國天子,雖然他的左右大臣們,在私底下所有摩擦,他是喜樂見聞的,但真要搞出了事情,李世民也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人。
包括他長孫無忌也在內。
長孫無忌內心,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一聽兩名出謀劃策的大臣這話道來,李世民的臉色,很不自然地抽搐了下。
但很快就歸於平靜。
隻不過,李世民的內心,卻是更加氣得有些咬牙。
因為之前,李逸與阿史那麗雅的那番對話,被李世民得知了。
雖然,他每次利用天子的身份,想要對李逸出手,但都被李麗質阻止了很多次,於是李世民直到現在,都還有些憤憤不滿。
畢竟,李麗質是他的貼心小棉襖,可李逸還沒成婚呢,就與斛薛部的女人搞在一起。
這讓李世民覺得,當初下旨將李麗質嫁給李逸,完全就是個錯誤!
但最讓人無奈的事兒,那就是……
誰讓李麗質這個傻閨女,偏偏就十分喜歡李逸,而且還非李逸不嫁呢!
“哎……”李世民突然有些心累。
此次,故意不召集李逸進宮來,隻召集了他們幾個重臣,便是為了不讓李逸出麵,不給李逸任何立功的機會。
可他沒想到,三言兩語間,這些個自己的大臣,就把李逸給重新提上了台麵來。
偏偏除了科舉考試改革之外,此次大唐將士出征剿匪,李逸還占據了一個很大的功勞,這讓李世民一陣頭疼。
打李逸也不是,賞李逸也不是。
搞得李世民這兩天兩夜,都沒能夠安好地睡一次好覺!
歎了口氣之後,李世民無奈地回過神來。
“此事,諸位愛卿還有何看法?”李世民隻得將問題,調轉給其餘重臣,希望他們能夠不要再提,讓李逸進宮來一起商議的話。
但事實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你越是怕什麼,偏偏就來什麼。
墨菲定律,完全就是李世民此刻,內心的一番真實寫照。
隻聽魏征愣了愣,然後拱手出聲說道:“聖上,微臣也附議房公、長孫公二人之言。”
“這科舉考試改革一事,乃是關係到民生國計的重要之事,一旦啟動就非同小可。”
“況且,不是老臣等人故意撂攤子,而是確實隻有李伯安這家夥,才能夠最熟悉,如何才能將書院課程,與科舉考試融合在一起。”
“此事,還當真非李伯安那家夥不可!”
魏征一臉真摯地拱了拱手,然後就不再說話,靜靜地保持沉默。
他作為大唐公認的上鑒大臣,雖然有時候腦袋不大靈光,隻要腦內一想到有什麼錯誤的一麵,就會直接脫口而出,但對於這種國計民生的大事兒,他還是拎得十分清楚的。
而且,他更有必要提醒李世民,做好這一切。
要不然吃苦的人,終究還是老百姓,還是那些想要替國家出一份力的人而已。
而得勢的人,會有誰呢?
想都不用去多想,自然而然會是那些,一心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很牛逼的世家大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