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李世民的期望(1更)(1 / 2)

立政殿外,長孫皇後長歇的一處花園中。

李世民先行坐下,而後用眼角的眸光,輕掃了李逸一眼,看似隨意地擺手道:“坐下話吧。”

“……”李逸心頭略作沉吟了片刻,但見李世民麵色平淡自然,仿佛正若有所思,他也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於是,李逸笑著拱手一禮,盈盈答謝道,“微臣多謝聖上恩賜。”

應聲間,李逸就勢坐在了下座,臉上掛著自然而然的微笑,靜待李世民開口。

沉吟了半晌的李世民,終於在歎了口氣之後,這下轉眸看向李逸,緩緩出聲問道:“李伯安,像之前給九講的這種寓言故事,你可還有其他的可講?”

“???”眨了眨眼,李逸心頭不由一陣遲愣。

他有些不明白,李世民如此問他,心中到底是在盤算什麼,可又見李世民的麵頰上,此刻正一陣愁眉不展之色,李逸腦中轉了轉,忽然想到了一點可能。

多半,李世民心中是在為整治世家一事,暗中發愁。

雖然在朝堂上,李世民已經借用藍田縣的吳、楊兩家世家開刀,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來對其他世家大族出手,但世家畢竟是世家。

他李家,與其他世家大族一樣,也是自西漢建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一方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的力量與名望,究竟有多大,李世民心知肚明。

光憑這麼一個舉措,絕對不會動搖世家大族的根基。

“聖上,微臣心中,確實也有其他寓言故事,但並不多。”李逸一出聲,李世民的麵頰,愁眉更重,李逸發現他的猜測應該無誤,於是將話鋒一轉,突然道,“微臣想了想,有一個寓言故事,倒是挺有趣。”

李世民聞言,興致明顯並不高,但還是有所期待地咧嘴笑了笑,看向李逸道:“來讓朕聽聽。”

“是,聖上。”李逸點頭一笑,也不墨跡,開門見山地講道:“這個寓言故事,是關於一個叫「賣火柴的女孩」的故事。”

“賣火柴的女孩?”李世民不由一愣,頗為詫異地看向李逸,心中暗道,“莫非到了現在……我大唐百姓之中,還有人在用火柴嗎?”

李世民可是知道,火柴起源於南北朝,雖然唐國也有火柴,但在他勵精圖治的治理下,如今國泰民安,幾乎已經很少有人用火柴,大多數人都用起了火鐮。

現在的火鐮,可是要比現在的火柴靠用得多,同時也要貴得多。

如今還有人在用火柴的話,那肯定隻有極窮人家才會用。

經過李逸這麼突然一開口,李世民赫然發現,他的努力還遠遠不夠,還遠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希冀。

李逸見李世民的麵色,開始逐漸變得凝重,不禁搖頭苦笑了笑,也沒有過多言語,他繼續講起「賣火柴的女孩」的故事。

“明就是新年了,這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晚,除夕夜。”

“,下了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到街上……”

李逸一邊將故事稍改,把聖誕節變成了除夕夜,又去掉唐國沒有之物,而後便將故事娓娓道來。

一邊的李世民,卻是略有沉思地認真聽著。

聽著聽著,李世民原本那稍皺的眉梢,忽然變得更加緊皺,恰如扭曲的麻花一般,眉梢與額頭的凝重,變成了一道道難看的粗線。

特別是當李世民,聽到了有個男孩,將女孩的鞋子搶走,然後占為己用,李世民不由微微握拳咬牙,臉色上的凝重之色,也不由重了幾分。

他將自己代入到女孩身上,越發感覺故事中女孩的身世,實在是太過淒慘不堪。

“居然連一根的火柴,都舍不得拿出來燒!”

“那竟是她賺錢的最後一線希望……”

李世民心中暗疼道,一股博大的同情心瞬間升起,強行堅持住悲慟,繼續聽李逸把故事講下去。

講著講著,李逸已經將這個故事,逐漸講到了臨近尾聲。

“第二,人們在牆角裏,發現了死去的女孩兒。她靜靜的躺在那裏,嘴邊還帶著一絲微笑,好像正在做著美夢。”

“人們歎息著,可誰也不知道,現在的女孩兒,她有多麼幸福啊!”

終於將「賣火柴的女孩」這個故事講完,李逸突然發覺,他眼角不知何時,已經變得有些濕潤起來,伸手輕輕地擦了擦。

而後,李逸便老實地坐在原地,微微低頭不語,留給李世民一個單獨空間。

聽罷故事過後的李世民,深歎了一口粗氣,同樣也感覺眼角濕潤地輕擦了兩下,他也聽明白了這個悲慘故事的寓意,心中越發變得無比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