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曲解(2更)(1 / 3)

霎時,原本還抱著報紙,滿臉期望的才子眾人,全都懵了,目光呆滯地怔在原地。

看著《長安日報》上,「青玉案,元夕」五個大字,個個如同見了鬼一樣,難以置信地與左右之人對視,一時不知該什麼才好。

而王績,在看到這五個字之後,也是怵然一愣,神色一呆。

“青玉案,元夕?”王績不敢相信地念叨著。

腦中不過片刻,他就想到了東漢時期,張衡所作的那首《四愁詩》。

最後麵的兩句,寫的是: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路遠莫致倚增歎,何為懷憂心煩惋。

這首詩,就是一首壯誌難酬的詩!

其中的意境,不用人也知道。

“這「青玉案」三個字,李伯安這家夥,該不會是……選自於這首詩吧?”王績暗自嘀咕了聲,心頭變得狐疑起來。

但不過片刻,王績便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伯安那家夥,現在是駙馬,而且如今風頭正盛,怎麼可能是這個意思?想必……指的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如同青玉一般珍貴才對。”

“不過,應該是這個想法!”

“那子所作之事,也不是一個壯誌難酬的怨人!”

王績在心中暗道。

作為一名詩詞大家,對詩詞的接觸,自然是少不了。無論是古人的著名詩詞,還是他人所作的好詩,他們都會研究學習。

甚至是一些偏僻的詩詞,也會拿來研究一番。

因此,想到這個念頭,王績也就訕笑了笑,感歎道:“李伯安這子,取得詩名,真好!”

嘩!

就在王績這道感歎聲一落,四周所有的才子,全都看向了王績。

畢竟王績可是詩詞大家,唐詩的奠基人!

王績在他們眾人心中的分量,簡直高得難以想象。

“王老,請恕生冒昧,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其中一個膽大的才子,回過神來,神色有些木訥地看向王老,輕聲問道。

畢竟這首詩的詩名,他們也是琢磨了大半夜,連覺都沒有睡好,怎麼也沒有想到,李逸竟然會選用這個詩名!

可現如今,當他們聽到連王績這等大家,都稱讚李逸這詩名取得好,心中更加好奇了。

幾乎所有的詩詞愛好者,心中都知道,「青玉案」這三個字,明顯就是出自於張衡的四愁詩。

但王績都出聲讚歎,難道,「青玉案」這三個字,的並不是此意?而是另有深意?

王績見此,點頭一笑,將手中拿到的報紙,順手遞給身邊的隨從,方才看向眾人,一本正經地道:“你們是否是想,「青玉案」這三個字,與張衡的《四愁詩》,有所關聯?”

眾才子都是老實地點頭,不敢有所隱瞞。

他們好多人,都是王績的學生,甚至好多人,心中都一直以王績為榜樣,希望在詩詞方麵的造詣,能夠抵達王績的岸上。

因此,一聽王績要道明,「青玉案」這三個字之意,紛紛洗耳恭聽。

“張衡那首詩,確實是壯誌難酬之詩,但你們發現,咱們唐國境內,可有哪一個人,壯誌難酬?”王績笑眯眯道。

“幾乎很少。”眾才子都是搖頭,就連邊上的路人,也忍不住駐足停下,聽王績講。

“不錯。”王績點點頭,又接著道,“咱們唐國,當今聖人賢明,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夫,隻要你有足夠的真本事,都能夠有所有作為,那你們想想,李伯安為何要取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