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新想請張五代表的靈祥建築界\"十三太保\"吃飯,結果碰了一鼻子灰,被張五拒絕了。就連張五的妹妹張蘭,也拒絕了這位虹靈一建集團的副董事長。
直接邀請不成,陳建新靈機一動,決定間接邀請。
怎麼個邀請法?
陳建新想到了二個辦法,或許可以討好張五。隻要把張五擺平了,其它\"十二太保\",都能搞定。
第一個辦法:釣魚
張五不是喜歡釣魚呢,那我就投其所好,舍得花時間,雙休日邀請張五到江河湖海釣魚。有的娛樂中心有垂釣處,那就花錢,把張五帶到娛樂中心釣。如果張五不同意,就厚著臉皮到張五老家釣。陳建新聽說張五經常在老家的宅溝釣魚,這個要求張五很難拒絕。陳建新雙休日一直很忙,經常到風月場所和各種女人鬼混,為了和張五交朋友,讓張五對他鬆一點,網開一麵,他決定犧牲娛樂時間,把女人丟在一邊。他深諳厚黑之道,知道不管辦啥事,隻要臉厚心黑,沒有辦不成的。
第二個辦法:搬磚
陳建新知道\"十三太保\"都是勞動人民出身,典型的鄉巴佬,喜歡和幹粗活的人打交道。要取得\"十三太保\"的好感和信任,必須以身作則,親自勞動。自己在權力場和脂粉堆裏摸爬打滾了二十多年,不會幹建築活啊。怎麼辦呢,那就用最原始的勞動方式取悅\"十三太保\"吧,親自搬磚!隻要堅持一周多,應該能博得質檢組成員的好感。多流汗,少說話,建築工人服你,質檢人員也信你!
想好了這二個辦法,就要付諸行動,陳建新裝出平和的樣子,淡然道:\"張組長,聽說你喜歡釣魚,我也有這個愛好。雙休日我想和你外出釣魚,放鬆下心情,你看如何?\"
張五聽了,心想你小子挺有心眼啊,我雖是大老粗,但畢竟在省城打了二十八年工,什麼樣的人沒見過。你小子這點花花腸子,能瞞得過我嗎?這是間接討好,不成,我不能答應他。如果答應了,這小子趁機送點什麼價格昂貴的魚兒給我,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啊,我,我是喜歡釣魚。但現在工作繁忙,要抓緊督查靈祥娛樂城的基建,陳總啊,很抱歉,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水裏魚少,我沒心思釣魚了,嗬嗬。\"
陳建新一計不成,就用第二計了,隻能搬磚了。
第二天清晨五點還不到,陳建新就起床了。到工地外麵的湯包店吃了一小籠包子,外加一碗豆漿,就往工地上趕。
陳建新算得很準,五點半前趕到工地,肯定第一個報到。
這一點,他做到了,第一個趕到靈祥娛樂城施工現場。
過了五點半,施工人員斷斷續續來到工地,到臨時倉庫裏拿自己的勞動工具,走到自己的施工點。
太陽公公的臉紅彤彤的,亙古以來,不知有多少勞工流著血汗,建設各種各樣的工程。有名的比如長城、大運河、秦始皇陵等,不知征用了多少民夫,不少民夫死在工程建成前。太陽公公可證明哪,孟薑女向長城哭著要老公範喜良,結果老公沒要到,長城卻坍塌了一大片!
其實\"孟薑女哭長城\"這故事是虛構的,曆史上真實的範喜良個人命運,不是這回事。
公元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華周英勇戰死,為國捐軀。後來齊莒講和罷戰,齊人載杞梁屍回臨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靈柩於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於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對烈士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吊唁。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吊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應該說,這段故事明文記載在《左傳》中,是真人實事。雖無後來\"哭夫\"、\"城崩\"、\"投水\"等情節,主要是表現杞梁妻大義凜然的剛烈性格,但其反對戰爭、熱愛丈夫的主體框架已隱隱顯現。
之所以引用這個典故,是說明不管哪個朝代的民工,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他們不但不是某些貴族眼裏的社會垃圾,而是社會的脊梁。沒有他們,貴族要在野外露宿,忍受風霜之苦。
此時的靈祥娛樂城施工現場,腳手架林立。不同的施工區域,有不同的安全標語。有的施工區域橫幅標語寫著\"百年大計質量先、安全生產記心間\",有的寫著\"安全來於警惕事故出於麻痹\",有的寫著\"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