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暗流湧動(1)(1 / 2)

怡怡酒吧位於和寧路,在靈祥漁都北邊數十米,再北邊是好樂迪。

和寧路是靈祥縣城西城最熱鬧的一條街,餐飲業相當發達,政界要人、富商大賈喜歡在這個地段的餐館買單消費。

傍晚六時不到,張五開著電瓶車,來到怡怡酒吧。

一名笑容可掬的女性服務員迎了上來,問張五有幾個人聚餐。

張五說參加朋友邀請的聚餐,不是他訂桌的,女性服務員知趣地離開了。

此前張五收到付春霞的微信,到三樓怡紅廳集中。

張五走到電梯間,乘坐電梯,摁了三樓的按鈕。

張五離開電梯,沿著走廊,很快看到了寫著怡紅廳的牌子。

推開房門,張五看到王天雷、付春霞、鄧鵬遠等人坐在座位上,另外幾個也是拆遷辦的領導。

桌上的冷菜已經擺好,很豐盛,有十二隻冷菜。客廳很大,前麵有一個小小的舞台,一名歌女在慢搖輕唱,溫婉動人。

王天雷看到張五進來,熱情地打著招呼,付春霞招呼張五坐下,她緊挨著張五就座。

張五看到桌上的酒瓶,是他愛喝的五糧液,五六百元一瓶呢,一共放了六瓶。桌上的玻璃杯裏,倒滿了五糧液。另外有二瓶葡萄酒,放在五糧液對麵的桌邊。

鄧鵬遠笑道:\"張副隊長,好久沒和你喝酒了,你現在身兼數職,發達了,可別忘了拆遷辦的兄弟姐妹。\"

其餘人一起附和,盛讚張五,把張五弄得不好意思,漲紅著臉道:\"各位,我是個粗人,敲磚蓋屋的,隻因運氣好,才兼任數職。各位久等了,來,咱們一起幹杯!\"

眾人聽了,立起身來,酒杯碰在一起,叮當作響,然後一仰脖子,喝了一大口。

張五感到那酒在肚裏轉圈兒,涼爽舒適,絕對通筋活血,不愧是名酒啊。

王天雷擼了下亮晶晶的額頭,笑道:\"張副隊長,今兒個喝酒,都是拆遷辦的兄弟姐妹,你可不要留量。來,幹了這一杯!\"

說完,王天雷把餘下的半杯多五糧液喝光了。

張五當然不能示弱啊,依樣畫葫蘆,也喝光了杯中酒。

眾人推杯換盞,胡吃海喝起來。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製酒曆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複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製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在中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與中國酒文化一樣久遠的是中國酒桌上的勸酒、酗酒等醜陋文化,稱之為中國酒桌文化,是酒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畸形陋習。

酒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它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晉人江統說:\"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儀狄,大禹時代人;杜康,據說就是夏代國王少康。而杜康之名又盛於儀狄,故儀狄之名則彰而不顯。撥開塵封於酒史上的重重迷霧,最早的酒產生於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則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古人的記載,酒的發明也相當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飯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飯自然發酵,散發出一種芬芳的氣味,並流出一種液體,杜康取而飲之,感覺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啟發,發明了酒。《杜康紀聞》記載的\"五齊六法\"據說就是杜康釀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時,浸煮要清潔,要取用山泉之水,釀酒器物要優良,火候要適當。

酒過三巡,張五的臉開始紅潤起來,說話自然也多了起來。付春霞施展女人特有的媚功,頻頻勸酒的同時,自己放開肚子喝,一杯又一杯葡萄酒灌進她的嘴裏,竟然說話流暢,思維清晰。

原來付春霞飲酒前,吃了解酒藥,酒量當然大啦。

王天雷、鄧鵬遠都服了解酒藥,和付春霞一樣,準備在席間灌醉張五,從而實現他們今晚的仙人跳計劃。

舞台上燈光搖曳,歌女輕歌曼舞,美酒佳肴,加上美人勸酒,其它拆遷辦領導附和王天雷、鄧鵬遠,不到二個小時,把張五灌得酩酊大醉。

這六瓶五糧液,張五喝了至少一瓶半。此外,王天雷還讓服務員上香檳酒,張五本來要醉了,被香檳酒一陣進攻,終於喝趴啦。

怡怡酒吧四樓有客房,王天雷讓鄧鵬遠等人架著張五,扶到客房休息。

話休絮煩,第二天淩晨,張五忽的醒了,他嚇了一大跳!

原來付春霞脫得赤條條的,一絲不掛,依偎在他身邊。粉臂緊箍著他的脖子,鼾聲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