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了什麼,書放不是很清楚,但從老人的話語之中,可以大致知道,他讓土地有了生機。
當然,不是由無生命道有生命,而是本身有生命。
老人桃樹有生命,也就是有救!如何救?隻要讓生命正常發揮,就可以了。
那麼,如何讓它回到原來的生長軌跡呢?
《黃帝內經》,是建立在黃老道家理論之上,因此,對於書放來,想要深入理解,是比他人多利的。
所謂治人,與育生機,本就是同一理,因此,治萬物才是聖學的道,是生於道的,換種法,是理解到本質的。
所以,書放聽聞老人之言而並未驚奇乃至否決,也是老人想要傳授於他聖醫之學的條件之一。
而後來老者失望,實在是誤會啊!
書放實在是知道老者要的大概,更是欣喜,便是先入為主,老人則以為是欣喜若狂,把持不住,自以為是了。
以此觀之,聖學須有絕對的心態心性才可接受傳承,至於到底是出於尊敬還是著實需要,那就不了了知了。
畢竟“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不是嗎?
書放靜靜感悟,手心貼在樹幹之上,他思考一會兒,選擇了虎的靈氣。因為土生木,所以土金係的虎的靈力是比較適合的。
淡黃色的靈力潛入其內,枯樹幹上的糜爛老皮像是一塊幹的沒有一絲水分的泥土,書放的手微微一顫,手心傳來微微的刺感,下一秒,一種異樣的聯係神奇的建立了起來。
那些相當於人體內經脈的導管、篩管,念想到幹旱水龍頭一滴、一滴,幾近於無……唯獨不同的,那是異色的斷絕的保守的,由上至下,由下而上,漆黑中,唯一殘存的亮點。
書放想要靠近,想要進入那層薄膜之下,那層薄膜顫抖,不言不語,沒有聲音,隻是輕輕緩緩,像個柔弱的受傷的孩子……
他,進不去。
書放感受到的是難以言喻的心情,滋味莫名。
對於真心純心,這是至深的情,外人無法知曉也無法感受到的對於生命的珍愛。
回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與驚喜。像是絕望中得到的希望。
書放又是莫名其妙,奇妙的進入了薄膜之內,根係是殘存的,百中隻有一可能活下,幾片幼葉承擔著這些責任。
根源死去,它們也會死去。
書放不敢動手,因為擅自做主,隻會害了這些堅守著的孩子。
狂風大作,摧殘了樹,幼嫩葉,應根源而生,苦苦堅守,至死不渝。
書放不動,或許還有半個、一個星期。動,或許……
他沉默了,沒有思考,沒有情緒。
老人恨不得馬上拉開書放!書放進入其中的意味,他再知道不過,那,是要分出生命原力的啊!
老人心頭急切,卻奈何不能拉開書放。
“這混子,怎麼進去的?”老人的心態呢?書放若是知道,應該問一聲的。
一個生命,比如樹,有一個地方是控製整個生命的場所,在那裏,是奇跡誕生之地,也是必死之地。
不可能有任何外物可以進去,這是源自於道的絕對規則!
如果進去了……老人若是拉開書放,生命就會流失,結果可想而知。
換句話,老人本來就要救這棵樹的,之前隻是叫他注意一下,沒想到過去之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