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投奔秦國(1 / 2)

早先聽聞季玄陵道出的策略,嚴正方已經深深為之震撼了。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這季玄陵能知人善任,自知秦國結症何在,狄鍾泰道出解決策略,憑其海納百川的氣魄,吸收諸國百姓,短短兩年後,秦國定然成為西陲大國。

他苦口婆心勸狄氏兄弟,狄氏兄弟對他愛理不理,今主動向季玄陵道出策略,袁賜與秦王相比,真有那麼差嗎?

“哈哈哈,鍾泰將軍言之有理啊,常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河,無以成江海,不積細土,無以成山嶽。”季玄陵由衷欣賞狄鍾泰的策略,高興:“若來日秦國百姓增加,夯實基礎,把注意力內放在東方,趁東方內亂,趁勢取而代之。

奪取東方六國,秦國將有資格與大康,大乾爭鋒,一統下,指日可待!”

豈料,他剛闡述結束,狄鍾康道:“王上,東方內亂,但各方勢力實力尚存,與之抗衡,非明智之舉。王上該坐山觀虎鬥,任其爭霸內耗,把視線投入在大康境內。

大康與秦國乃世代宿敵,縱然統治數代,所占地區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怎奈佞臣禍國,戰亂不斷,各路諸侯贏弱,容易逐個擊破。

譬如,隴東之地廣闊而肥沃,環境優越。而袁賜昏庸懦弱。隴西百姓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公羊越卻不知道愛惜,各處賢良都渴望得到明君。

王上乃王族後代,且聲望很高,聞名下,廣泛網羅下英傑,思慕賢才如饑似渴,若占領隴地,守住雄關險城,與西邊各部落和好,安撫東邊楚國,對外軍事征討,對內革新政治。

一旦下形勢生變,派一員悍將率領隴東之軍,奔襲中原,王上從鹹陽出擊,百姓自會夾道歡迎,迎接王師,到此地步,王上霸業可成,秦國強大,指日可待。”

“東征,南征,關乎秦地前途,需慎之又慎,本王部署時,自會參考將軍的建議!”狄鍾康非等閑之輩啊,竟有征戰下的策略,絕非普通的將領,季玄陵越來越喜歡,高聲詢問:“鍾康,鍾泰將軍,乃真豪傑啊,你們是否願意隨本王回去?”

“願為王上效犬馬之勞!”狄氏兄弟躬身行禮,興致雀躍。

秦軍兵鋒正盛,奪取河穀莊如探囊取物,季玄陵親前來拜訪,非但沒有咄咄逼人,興師問罪,大家反而相談甚歡,頗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

此等明君,豈有錯過之理?

“好好好,南征而來,當真不虛此行,遇諸位賢良,乃玄陵之幸啊!”季玄陵邁步衝上去,托臂攙扶起狄氏兄弟,興致濃濃。

“王上,行軍打仗乃末將分內之事,大政策略,還需能人!”狄鍾康挺身,高聲向屏風後麵的嚴正方道:“正方,你既已知王上計劃,莫非舍得棄明君而去嗎?”

“可惡?”

當眾被點名,嚴正方咬牙暗罵。

他實在不願暴露自己蹤跡,季玄陵是明君又如何,與他何幹?

此時,季玄陵,黃浩然,鄔紀靈彼此對視,嘴角生起笑意,嚴正方要路麵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