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律降楚而判楚,最終仍不會降秦。”
聽徐聞達闡述,嚴正方隱隱猜出對方所圖。
“沒錯。公羊越去向未知時,林將軍故意委身在廬陵城,得知公羊越去向,必然領軍在城中嘩變,重創楚軍,奔襲追隨。
若有支秦軍提前隱藏在廬陵城外,肯定出其不意重創楚軍,及叛逃的林間律,巧取廬陵,還可擒獲韓道暢,景鴻煬。”徐聞達道。
得知計劃,季玄陵,嚴正方意味深長的對視一眼。
若當真如此,收複廬陵,生擒韓道暢,林間律,景鴻煬,很是輕而易舉。
不過,季玄陵麵孔中,卻沒有半點笑意,反而嚴肅的詢問:“先生呢,先生為何降秦,莫非也是權宜之計,準良機,金蠶脫殼?”
“哈哈哈,王上聖明,先前臣的確有此念頭。”徐聞達豁達的郎笑,半點也不隱瞞。
“為何改變主意呢?”季玄陵追問。
徐聞達起身,拿起案台刻好的竹簡呈給季玄陵:“自然是因為這個。”
接過竹簡,季玄陵快速瀏覽,竹簡內容不正是他當晚吟出的短歌行麼。
“好一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文帝吐哺,下歸心!”徐聞達連連稱讚,又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王上惜才,愛才,今有左丞黃浩然算無遺漏,右丞嚴正方神機軍師,若王上賢明傳播四方,他日眾多懷有神機妙算之能,鬼神難測之術的臣子,必然爭相投奔秦國。
王上年少而誌大,驍勇而善戰,他日風雲起,王上必能登上九。
臣既知王上賢能,與其落井下石,何不雪中送炭,博得一世功名呢?”
“你倒是個實在人!”
聞聲,季玄陵內心疑慮漸漸消除,不過沒有采取徐聞達的建議,頗為失落的:“聞達,興許你的沒錯,林間律降楚,僅是權宜之計。他遲早率軍離去,但對秦國而言,沒有實力兩線作戰,占領隴地,再圖肅州,才是秦國正道。”
若林間律如徐聞達所言,降楚僅是權宜之計。
此人就實在太狡詐了。
此舉保證隴西鐵騎安然無恙,還成功裏間了隴東與楚國。
他日率軍離去,楚軍,虎賁軍,必然為爭奪廬陵城大大出手。
惋惜時,嚴正方挺身而出,神情詭異的笑道:“王上,不能派軍收複廬陵,不過臣覺得,該幫陸林軒一次,順勢加深他與袁賜的矛盾。”
“泄密?”。
嚴正方默默頷首。
“好!”
豈料,徐聞達同樣惋惜的:“王上不采取臣的建議,當真令人抱歉,不過徐某任院首,自然盡快助王上尋得其他賢良,猛將。”
“嗯!”
季玄陵點了點頭,炯炯有神的雙眸直勾勾看向徐聞達。
“徐卿,另外兩份大禮吧!”
徐聞達沒有直言回答,反而帶笑詢問:“王上,第二份大禮,臣已經奉上了?”
奉上了?
季玄陵神情一變,反複思索,回味彼此之間的交談。
嚴正方不知詳情,冷麵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