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商隊在大梁城外遇害?
聞聲,所有官吏齊齊轉頭,盯向袁立煥。
魏人殺害秦國商人,把秦軍當做拔牙的老虎嗎?
季玄陵暗怒,質問道:“清楚,怎麼回事?”
上郡遇襲,探子失蹤。
他已派張懿,武元魁出使大梁,責問魏王緣由了。
秦國商人,又在魏國王都外被殺害。
若沒有魏王示意,誰敢如此囂張。
袁立煥不知情,轉首向侍衛道:“快向王上清楚。”
侍衛亦不了解詳情,躬身道:“王上。上卿未曾明。”
啪!
季玄陵闊掌重擊在龍案上,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魏國一而再,再三挑釁秦國,試探他的底線麼?
不禁怒喝道:“魏王,真覺得秦軍兵不出函穀關,就敢肆意妄為了。”
話茬剛落,太尉殷鴻從軟墊起身,抱拳:“王上,魏將襲殺王上,秘密暗殺秦國探子,今公然殺害秦國商人,臣建議,調兵遣將伐魏。”
殷鴻出任太尉前,常年統帥秦軍駐守河西,多在抵抗魏軍。
對魏王,魏國百姓,沒有多少好感。
近一年來,王上在隴地招兵募將,秦地出身的將領,反而很少有出頭之人。
他希冀秦軍東出伐魏,讓老秦人建功立業。
“王上,末將願領兵伐魏,殺向大梁城。”鹹陽城禁軍統帥衛康請纓。
“王上,臣附議!”治粟內史賈泰初附和。
一時,殿內不少官吏附和,支持對魏國用兵。
季玄陵點了點頭,示意群臣安靜:“魏國欺人太甚,該敲打敲打了。”
秦國堅守自己的策略,卻也不容函穀以東各國肆意欺淩。
短短數日內,魏國接連挑釁秦國。
再隱忍,東方六國還不全欺負到秦國頭上來。
“王上,稍安勿躁!”嚴正方側身相望,朗聲道:“臣私以為,魏國之事,沒有表麵這麼簡單。”
王駕在上郡遇襲,探子在魏地失蹤,商人又在大梁城外被殺害。
數日內,事情集中在魏國爆發。
若他沒有隨王駕前往臨淄,知曉魏王鐵心抗衡齊國,欲休養生息,必然支持伐魏。
從與魏王數次謀麵,與魏公子隨對王上友好的態度。
怎會作出損人不利己的事兒,尤其把魏王推在風口浪尖呢。
此舉,與魏王主張的理念,截然相反啊!
“哦?”
季玄陵神情詫異,好奇的詢問:“正方,你,為何不簡單?”
“王上,三件事兒,除全發生在魏國外,仍沒有證據證明受魏王指使。”嚴正方態度謹慎,道出自己的猜測:“臣懷疑,心術不正者,有意陷害魏王,故意挑釁秦魏,若征戰爆發,好坐收漁翁之利。”
“嗯,大康局勢混亂,適合秦軍渾水摸魚,若秦軍突然揮師東進,怕將改變秦國長期推行的國策,影響王上計劃!”徐聞達附和。
百官態度涇渭分明,有建議伐魏者,有堅持深耕大康者。
各抒己見,爭執不休。
少時,殷鴻出列,瞥了眼殿內同僚,作揖道:“王上,大秦威嚴,不可不顧。深耕大康,不可偏廢。若魏王不給出合理的交代,臣建議,集結優勢精兵,趁魏國虛弱,全殲魏武卒,而後派遣邢將軍坐鎮函穀,出兵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