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小人常戚戚(1 / 2)

他們來不及派遣軍隊抵抗,陸林軒在廬陵城倒戈,或廬陵城易主,奉州北部全麵淪陷,隴東如何東山再起啊!

為防止萬一,必須盡快派人取代陸林軒,對北方戰事作出調整,免得發生意外,使得廬陵城易主。

“沒錯,是該派人取代陸林軒,正南,你覺得派何人前往更為合適?”袁賜詢問。

此時,袁賜沒有半點頭緒,奉州遭遇三支秦軍進攻,單憑北方寥寥無幾的城內守備軍,擋不住訓練有素的驍騎軍,飛熊軍。

決廬陵城危機時,也要解決北方另外兩處的危機。

秦軍來的突然,俞常雄,鞠彥章領軍在麟州作戰,柳林城內,沒有合適將領,一時,讓袁賜為難。

若調集俞常雄,鞠彥章領軍回師,豈不白白放棄麟州二郡,虎賁軍數月征戰所得,付之東流。

袁賜恨啊,恨季玄陵壞他好事。

“主公,為今之計,唯有調集俞將軍,鞠將軍,從南方回來了!”沈正南建議。

善戰的將領全率軍在外,柳林城內,大公子袁章曾經率軍遭秦軍重創,領兵狼狽討回來,二公子袁濤與軍中將領親近,卻沒有作戰經驗。

其他裨將,謀略,武藝,膽識,皆不如陸林軒。

迫不得已調集俞常雄,鞠彥章回援,取代陸林軒,俞,鞠二將,肯定對袁賜頗有微詞。

袁賜不滿沈正南的建議,不由得想念黃浩然,嚴正方,若他們還在隴東,此時,肯定能幫他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一時,袁賜含殺的眸子轉移在袁章,袁濤,及其他裨將身上,渴求眾人幫他排憂解難。

“父帥,不可冒進!”袁濤抱拳,剜了眼沈正南。

沈正南,劉宗濤在嚴正方,黃浩然投奔秦國後,為保住在隴東的地位,為避免袁賜懷疑,他們像攪屎棍似得,專門與諸將爭利,有意挑撥諸將與袁賜的關係。

陸林軒是否勾結秦國,袁濤尚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劉宗濤派信使送回來的書信中,全在誣陷陸林軒,陸抗。

沈正南沒有證據,公然詆毀陸林軒,挑撥離間,其罪當誅。

袁濤仰頭朗聲:“父帥,陸將軍勾結秦王的消息,從陸抗追隨公孫昂征戰傳出來的。公孫昂已經降秦,為秦國奪取大片疆域。然而,陸林軒,陸抗被詆毀勾結秦國,他們卻仍在前線率軍征戰。

若陸家勾結秦王,禍害父帥,早在去年陸將軍就率軍倒戈了,何須等到現在呢。

今秦王寫給陸將軍的書信,分明在故意誣陷陸將軍,劉宗濤是非不分,常與陸將軍針鋒相對。

若父王不加分辨,輕信劉宗濤所言,懷疑陸將軍,豈不恰好中了秦王詭計。

那麼做,親者痛,仇者快,令三軍將士心寒。”

袁濤常常與軍中將領來往,非常清楚他們的訴求,陸林軒,俞常雄,鞠彥章,與柳林城內的將軍,全希望領軍在外,獨自做主征戰,而非受到來自沈正南,劉宗濤的限製。

他們遠離戰場,不知兵,不知前線戰況,全憑自己喜好作出判斷,對前線戰事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