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兵敗,落荒而逃時,陸抗發誓,將來血債血償,領軍重創秦軍,殺進鹹陽城。
今卻被迫不得已降秦,違背初衷。
秦王陰險,卑鄙,不值得他為其效忠。
“將軍,狄鍾康領軍入城,縱然數量不多,卻占領城內各處要害,若臨時倒戈,在城內鏟除對方,對虎賁軍危害非常大!”楊鴻支持陸抗的建議,也道出自身的擔憂。
秦國,虎狼之邦。
秦王,豺狼匹夫,不值信賴。
有人反駁,自然有人支持,李重山態度鮮明,抱拳:“將軍,降秦,已影響將軍聲譽,短短一日,若將軍降秦再叛,領軍投靠他國,更影響將軍聲譽。
即使勉強有人接納,對方同樣會暗中懷疑將軍。”
眼眸掃過諸將,李重山發現沒有人反駁他的法,繼續:“秦王手段卑鄙,采取宵手段,逼迫將軍起義。不過,兩國作戰,本來就計謀百出,袁賜,袁章所作所為,反而證明秦王非等閑之輩,末將建議,既已降秦,幹脆效忠秦王!”
“將軍,公孫將軍降秦,深的秦王信任,早率軍征戰,相信將軍會見秦王後,肯定能夠被秦王重用,末將建議,無需有太多顧慮。”另一名將領附和。
陸林軒聽聞諸將所言,始終沒有表態。
幾名親信七嘴八舌道出自己想法,支持降秦居多。
陸林軒微微點頭,稱讚道:“秦王,的確是難得明君,不過,讓本將率軍攻打袁賜,本將仍然心生抗拒。”
陸家不像袁家家大業大,不過,陸林軒仍然自幼與袁賜認識,後來也是袁賜引薦他參軍。
多年來,袁賜待他不薄。
起來,對他有知遇之恩。
即使領軍投降秦王,陸林軒也不願做同室操戈的事兒,手刃袁賜。
坐在榻上,思量少時,陸林軒掃某掃過在場將領道:“既已降秦,本將絕不背叛,大家領軍駐守廬陵,本將前往安州拜訪秦王,本將沒有回來前,切記按兵不動。”
他怨恨季玄陵拿他做棋子,近年來,季玄陵的所作所為,他全看在眼裏。
不管季玄陵對待敵人多殘暴,多冷酷,至少,他沒有怠慢軍中將領,沒有窮兵黷武,讓秦地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
單憑他對三軍的態度,帶領虎賁軍降秦,就是不錯的選擇。
“喏。”
既有抉擇,縱然陸抗不同意,也沒法改變陸林軒的態度。
眾將紛紛點頭,抱拳領命。
廬陵城易主,陸林軒倒戈,虎賁軍降秦,袁章被抓。
北方的變故,像布穀鳥的叫聲,很快傳回柳林城。
得知廬陵城處境,袁賜氣的吐血,當場暈厥。
醫官急救,半個時辰後,袁賜才度過危機。
不過,接二連三的打擊,令袁賜身體變得非常虛弱。
南方,鞠彥章抗命不尊,領軍靜觀其變,北方,陸林軒率軍投降秦國,導致廬陵城易主。
今早,他收到消息,三路秦軍中,狄鍾泰,鄔紀靈率領的秦軍,好像脫韁的野馬,一路橫衝直撞,殺向隆州而來,他卻沒有足夠兵力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