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王趙拓育有三子。
分別是長子趙昌,次子趙盛,幼子趙興。
普陵城戰役後,趙昌在殘兵敗將掩護中,僥幸逃向南方,立足乾州。
趙盛卻沒有如此幸運,他與趙拓陸續被俘虜,長期來被囚禁在長川城裏。
季玄陵前去龍城賀壽前,計劃著歸來後,嚐試勸趙拓,借趙拓在荊襄四州的聲望,兵不血刃奪取高唐州,江州。
趙拓不幸暴斃身亡,打亂季玄陵的計劃。
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托在聲望較低的趙盛身上。
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兩軍秦軍,已經像浩浩蕩蕩洪流,滾滾南流。
戰事,一觸即發。
若成功遊趙盛,借趙盛在荊襄四州的聲望,招降趙昌統帥的殘兵敗將,拉攏趙興麾下高唐州,江州的軍隊。甚至,拉攏三地的官吏,令他們臨陣倒戈。
造成高唐州,江州,乾州,軍心紊亂,人心動蕩。
秦軍趁機渾水摸魚,複出極的代價時,占領南方三州,擴大秦國的疆域。
神都。
東南角。
一處巷裏,青石鋪地,兩旁白牆林立。
巷外通往巷內,坐落著不少大戶人家,盡管比不上城內的權貴,豪紳,但比尋常人家富庶許多。
這是片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住宅區,街坊鄰居和睦,平常街道巡邏的衙役都甚少前來。
季玄陵帶著護衛,穿梭幽靜的巷裏,不時有人推開黑漆木門走出來,與他擦肩而過。
遇見帶甲的兵勇,偶遇的人眼裏不由得生起驚懼與好奇。
深入百步有餘,武元魁止步,指著一處房門,低聲向季玄陵嘀咕幾句。
此地,正是趙盛與家人的住處。
秦軍攻陷長川城,殺進鎮南王宮裏,季玄陵僅把趙宜人,柳香君納進後宮。
趙拓的其他妃嬪全賞給眾將士,宮裏郡主,城內趙盛的妃子,全被集中起來,安排住處,統一管理,他沒有欺男霸女。
隨著趙拓暴斃身亡,趙盛與家人被安排在此。
宅子外,沒有衙役,兵勇巡邏,卻隱匿許多便裝的秦軍,監視趙盛,防止他們逃跑。
初始,趙盛很不適應囚徒的生活。
他是世子時,在長川城風頭正盛,逍遙快活,憑著世子身份,城裏所有都要恭維他。
今好像被獵人捕捉的野獸,全囚禁在籠子內,生死難料。
他想過逃跑。
可惜凡是幫助他逃跑的人,無一例外都莫名失蹤,是夜,屍體總會無聲無息的出現在宅子某個角落裏。
而他,每每靠近城門時,總有素未謀麵的人出來,警告他莫要出城。
反複幾次,趙盛心如死灰,再沒萌生逃跑的念頭。
漸漸的,他把希望寄托在兄長趙昌,幼弟趙興身上,祈禱他們盡快揮師北伐,反攻秦國,救他於水火中。
平日裏,他經常與街坊鄰裏閑聊,拐彎抹角詢問荊襄軍,秦軍的動向。偶爾前往茶樓裏,尋找南方前來的商人,了解趙昌,趙興,大康各地的形勢。
局勢比他料想的更糟糕。
秦王前往龍城賀壽,竟迎娶大乾公主,與之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