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師兄6嘉善的指點,新弟子們先了解到“篆”這個概念——所謂“篆”,相傳乃是上神仙用來記錄地大道,以及表達本身思想的符號,也是所有仙法道術能夠得以記錄留存下來的基礎。WwW COM而新弟子們先前所學的引氣法訣,實際上也都是用的篆文記錄,用上古仙音念出,方可起到溝通地之效,隻是他們先前還不懂得其具體含義,全是死記硬背罷了。
包括如今世間凡人所用的文字,也是上古大能從篆書中化來——倉頡造字而鬼神夜哭在這個世界可不僅僅隻是傳。神之書曰“篆”,凡人之書曰“文”,妖鬼之書曰“殄”……凡是生靈物,遲早都會形成自己的文字體係。
不過比起凡人文字僅僅是一種記錄用的圖畫符號而再無其它作用,神所用的篆書可要厲害多了——它本身就是地間所有規則事物的具象體現。能夠熟練使用篆文,也就意味著可以與地溝通。上古仙神隨口一言便有莫大威能,便是因為他們出口成“篆”,可以直接調用地間的靈氣和力量,達到無與倫比的強大效果。
篆書原本隻為神所用,不過後來一些凡人也學會了這種語言,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要能夠操控體內的法力——也就是成為修仙者。當這些修仙者以自身法力為引,凝心靜氣在內心中勾劃出相應篆文時,便也可以在短時間內使自身與地靈息相溝通,借助地之力,達到所求之效——這便是各種道術,咒法的來由。
大道至簡,最早為上古神所用的篆文其實並不多,隻有區區三十六個——隻用這三十六個符號便能囊括盡地萬物,被稱為“篆”。不過到了晚些時候,在那些低一等的仙人,或者學到了仙術的凡人手中,光靠這三十六個篆卻不夠用了——他們的能力不如那些上古大神,無法激出篆的全部力量,於是又增加了一些輔助性的篆文,用於滿足更加複雜的含義表達,這部分新增篆文不多不少,恰巧七十二個,被稱為“地書”。
篆地書,合起來一百零八個,便是構成整個仙家道術體係的全部文字了。其中篆代表了構成世間萬物的本源之力,比如6嘉善先前所繪製的青風符,其核心圖案便是一個篆書“風”字,而引雷符的核心是一個篆書“雷”字,以此從地間借取風雷之力。
至於這力量借來之後如何使用,則是要通過在其周邊繪製的地書紋路來表達——6大師兄在這部分解釋的頗為詳細,可許多新弟子還是聽得半懂不懂,但黃昶卻居然聽懂了。不過他是用現代語言學思維來理解的:那三十六個篆應該全部是名詞,每一個都代表了一項具體概念。比如“”,“地”,“人”,“鬼”,“風”,“雷”,“水”,“火”……等等。
而地書的性質則要複雜許多,它主要是表達了對那些本源之力的導引,借取,聚合,離散等多種意義……用語言學中的地位來解釋,就是起到了包括動詞,助詞,介詞,形容詞等多種用途,甚至還有拉丁語係中詞根,時態,語態等涵義在內。同一個篆文字,配上不同地書輔助,便可以產生不同效果——6嘉善後來又作了個演示:和先前青風符一樣,一個以篆“風”字作為核心的符咒,但由於周邊繪製的地書字不一樣,最終形成的效果卻是一道強力龍卷風,這便是不同符咒的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