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東行(求訂閱!求月票!)(1 / 2)

拜劍儀式之後,慕容英等這一批劍修弟子便在岐山派正式安頓下來。 Ww WCOM而靈虛子等三位送人的師叔則準備動身返回昆侖了。不過暫時他們還得多等兩,以便岐山這頭做些安排——岐山派中也不是光有劍修,昆侖把適合劍修的弟子送來岐山進修,而岐山也會把那些心思活潑,不愛打鬥而熱衷於研究“仙門六藝”的弟子送往昆侖山學習,將來好作為雜學修士培養,而且這些人的數量可比昆侖劍修多不少,足足有二十幾人。

雖劍修高手素來號稱“一劍破萬法”,隻要自身飛劍足夠犀利,不管對麵用什麼手段都是一劍斬之。但對於一個大門派來,各種法器,丹藥,陣法之類輔助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些方麵,西昆侖是繼承了當年古代昆侖山的大部分資源,對於“仙門六藝”中任何一項的學習條件都比岐山本土好得多。不知道岐山方麵是怎麼宣傳的,反正他們選派出來準備前往昆侖的弟子也都挺高興,覺得這是個難得機會。

一事不煩二主,這一批的二十來名岐山弟子將同樣搭乘那條翔雲飛舟前往昆侖,船上除了原先三位西昆侖的法元師叔外,岐山這邊還另派了兩位法元仙師陪同,安全性又有很大提高。

至於長青子,則是向岐山借了一頭金雕坐騎,帶著黃昶和吳大牛兩人飄然下山,這一回他並沒有告知去哪裏。黃昶反正無所謂,隻要知道掌教師尊是在帶自己到處遊曆,增長見聞也就行了。而從頭到尾都是稀裏糊塗的吳大牛居然也能沉得住氣,反正跟著師長走就是。

那頭金雕體型巨大,雙翼伸展開來足足有數丈寬闊,比當初追殺了他們數千裏的鐵背蒼鷹還要大上一圈兒。背上雖然承載著三個人,對其飛行也沒太大影響,行動起來雖然不像飛舟那樣可以晝夜不停,一日千裏卻也不在話下。不過長青子這一回似乎並不著急,下山以後一路優哉遊哉,偶爾還帶黃昶他們下到凡間市井之中,去領略當地與大周朝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被岐山劍派所守護的齊魯二國,乃是神州大6上很少見的接壤之國——這兩國的領土有很大部分互相緊靠在一起。若在其它地方恐怕早就被統合成為一個國家了,不過在齊魯這邊,齊國的國力較強,但由於其境內商業和文化水平都相當達,素好高談闊論,又向來以“禮儀之邦”自詡,做事情很講究個麵子和程序問題。

而魯國這邊乃是下聞名的學問之地,曾經出過一位雖以凡人之身,卻行聖者之道的大儒孔丘,直至今日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學者在這裏開館授徒,素稱君子之國,各國都有士子在這裏求學,如果攻打這樣一個國家在輿論上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而且魯國在外交上也很聰明,向來事齊國為大——齊國主稱王,而魯君則隻稱公,年年進貢問候。於是齊國對於一向恭謹侍奉的魯國就不好輕啟戰端,以免落人口實——當然,岐山劍派在其中的調解和控製也是兩國間能保持和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青子扮作遊方道人,帶著黃昶與吳大牛兩個子在齊國城市的街道上閑逛。這裏的人煙比起大周來要繁茂不少,而且街市之上商賈數量極多,臨街大都辟為店鋪,整條街都是商戶,而不像大周那邊習慣將商人集中到固定的集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