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 疏漏?(1 / 2)

而在另外一邊,吳大牛的突飛猛進也很讓在場仙師們感到驚訝。他是所有人中進度最快的,眼下已經打到了第五關。昆侖曆史上並不缺乏體修。但還在藍衣弟子階段,就能練到吳大牛這種程度的可著實不多。

“這孩子的賦果然適合修習佛門心法,入咱們昆侖道門還真是可惜了呢。”

“切,隻有剛入門的才講究賦,這都快到後期了,賦還能有多大影響……他的風格古樸厚重,修煉土行道法也很合適啊。這麼短時間內便能達到六重頂峰……再有個半年沉澱,大校檢之前沒準兒真能進入後期呢。”

“藍衣弟子直接衝到後期……宗門最近一個也是在九十年了吧?咱們西昆侖開宗立派數萬年,培養弟子近百萬,可能達到這一步的,迄今不過九十三人,真正是萬裏挑一啊!”

“這孩子本身隻是農家出身,祖上似乎並沒有修仙之人,但入得宗門短短十年,便能達到如此程度。而且居然已經得了上品法器……福緣毅力,一樣不缺,日後估計是個大有前途的。”

“嗬嗬,徐師兄有意收其為衣缽乎?”

見這位仙師評價如此之高,旁邊的同道開口笑問道,那位徐仙師卻凝神思慮片刻,又看了看在座眾人,微微搖頭道:

“我的功法與他不合,貿然收入門下恐怕會誤人子弟……此等美質良材,還是請哪位擅長土行功法或者煉體技巧的師兄出手教導好一些。”

被他這麼一,旁邊幾位仙師也麵露肅然之色,各各點頭——對於宗門弟子,這些法元仙師還是頗為愛護的,考慮問題主要還是以該弟子日後的發展前途而論,而並不是看到好資質的就一心往自家門下搶。

“咱們這一批有意收徒的同門之中,似乎並沒有這樣的人呢……如果要煉體之術的話,倒是有一位前輩……”

在座的幾位法元仙師對望一眼,臉上都顯出幾分複雜之色,最終,卻還是看向光幕。

“能不能成,且看他自己的運氣罷,反正先要通過試煉方可。”

…………

十二位參與銅馬堂試煉的弟子,在座各位仙師各有關注,隻有一人例外——卻正是黃昶。對於黃昶打銅馬堂的過程,雖然也有一塊專門光幕呈現,但除了掌教長青子一人以外,就基本上沒什麼人去看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黃昶表現不出色——事實上他的進度在十二人中排第二,僅次於吳大牛,進去才沒多久就打到第三關已經是非常厲害了。如果在平時肯定也會招來不少點評,有意收錄他到門下的更不會少。不過現在麼……長青子早就到處宣揚這個徒弟他已定下,而且直接就是作為衣缽傳人對待,那其他修士肯定要給這個麵子,不會再去跟他爭搶的。

但偶爾也會有幾個人朝那邊撣上一眼,畢竟黃昶這子在昆侖法元修士中也算有點知名度的——年紀輕輕的煉氣中期,沒有家族支持,光靠自己的頭腦和技術就能賺到堪比法元修士的身家,這手本事還是挺讓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