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關心魔殿一過,下麵幾關就再沒什麼難度可言了——心魔殿的難度取決於試煉者本身的實力,而以黃昶的能耐,這一關的難度早就遠遠超過銅馬堂陣平均水準,他連這一關都能過,後麵自然是一片坦途。
終於,當他放倒了第十二關的守關者,拿到相應過關令牌之後,看著出現在麵前的傳送門戶,黃昶深深吸了口氣。
銅馬堂陣,過了!
踏入門戶,一陣旋地轉,當黃昶眼前再度恢複清明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組浮雕壁畫,上麵滿是各種或奮蹄直立,或奔騰欲飛的駿馬圖騰——銅馬堂大殿,正是他們早晨試圖進入的屋子。
十二關,十二道傳送門,最後的目標卻還是這間大殿之中。從一大早跨入那道門戶,到現在終於踏足殿中,就這區區一步,卻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更阻擋住了多少宗門精英。
好在黃昶已經跨過來了,進入這間大殿之後,該幹什麼也都心裏有數——在那些“銅馬堂攻略”的最後,基本都會順嘴提一句。
——點上幾支香,祭拜殿堂中央的一座塑像,據是當年古昆侖山崩塌之後,重建西昆侖宗派的某位祖師爺,也是完善了銅馬堂陣及其相關製度的核心人物——古昆侖時期銅馬堂雖然已經存在,但卻與昆侖仙師收徒並沒有什麼聯係,那時候仙師們是否收徒弟純粹看自己心情,並沒有什麼限製,不存在非要打過銅馬堂才能拜師的法。
所以那時候這套陣法也僅僅隻是被昆侖弟子用作測試自身戰力,尋找自身不足的地方,直到建立西昆侖以後,才有了真傳弟子都要打過銅馬堂的法。
對於這位不知名的祖師爺,黃昶恭恭敬敬上了三炷香,然後便繞過塑像,走到大殿後方,這裏是讓他們離開的位置,同樣有一扇門戶立在那邊,但這回不是傳送陣了,隻是普普通通一扇門,打開走出去就行。
不過,在門前還有最後一項阻礙:一尊巨大的銅鼎,裏麵燃燒著熊熊炭火,銅鼎本身都被燒得略有些暗紅,老遠就能感到熱氣撲麵,略微靠近後,更是炙烤難當。
然而這尊鼎卻不偏不倚的,正好擋在了後殿門口,要想出去,就得設法把這尊鼎挪開。
銅鼎重達數千斤,本身溫度也極高,普通人在這裏難免會一籌莫展。但對於修仙者來,這應該並不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這裏也同樣不限製手段,無論是將其推開或者拖走都行,如果實在沒那力量,幹脆從上麵跳過或者從下麵鑽過去也能過關。
所以這並不能算一道很難的題目,曆年能突破銅馬堂十二關,衝到這裏的試煉者,還從來沒有會被這尊鼎攔住的。大多數人到這裏都是從銅鼎上一掠而過,有力氣大的將其一腳踹開,一掌推開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黃昶卻在這裏站了一會兒,低頭看了看那鼎身上的銘刻和花紋。那銘文字體頗為古老,隱約可以辨認出似乎是“移山抱鼎,步入門”八個古體字。而裝飾其上的紋樣則更是複雜,各種雲紋花飾重重疊疊的,附著在鼎身上,簡直仿佛是會流動的雲彩一樣。黃昶多看了幾眼,竟然隱隱的感覺有些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