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侖從來不用“養蠱”的方式培養弟子,昆侖派希望它的弟子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外敵身上,而非專注於自家內鬥。即使由此培養出來的弟子常常被那些散修或邪道人士嘲笑為“聖母心”或“菜鳥”。甚至連累到其它門派,那些大宗門弟子往往都會被描述成空有境界和裝備,卻嚴重缺乏警惕意識,尤其是在心態上往往抱著不合時宜的真和正義感,很容易會被一些低級手段作弄的傻瓜……
可當真是這樣嗎?事實上,江湖中那些“經驗豐富”“殺伐果斷”的邪派獨行客們在遇到大宗門弟子,尤其是昆侖,岐山兩派中人時,第一反應十有八九還是逃跑。他們的所謂“心態優勢”在和那些大宗門弟子實打實的裝備與境界優勢比起來,多半還是被碾壓的命。
尤其是在發生多人之間的戰鬥時,昆侖,岐山弟子哪怕以往並沒有合作過,也能做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援,其配合程度遠非其它門派能比,而這種默契,自然是從在門派中培養出來的習慣。
所以昆侖山大校檢,每次場麵都是十分激烈,但要因此產生什麼仇恨,矛盾之類,還真談不上。“以武會友”精神確實是貫穿於比賽始終的。有法元仙師看著,也不可能真正對同門造成殺傷,大家基本都是點到為止,正兒八經是在“切磋”。
包括黃昶先前耍的那個手段——要兩名五重師弟去“教訓教訓”那冷麵酷哥,也不可能真的拿那子怎麼樣。就是下他點麵子而已,結果還沒能實施呢,卻已經無疾而終——人家自己被淘汰掉了。本來黃昶是想等那夥子上場挑戰時,讓個師弟上去跟他打的。結果這夥兒明明昨才打過三場,卻一點沒有要節約體力的意思,一大早就找了個場子,主動跳上去應戰。然後,被別人三下五除二放倒。
——他的快攻依然犀利,但卻無法突破對手中品法器的防禦。而竭盡全力發出的一擊,未能奏效以後肯定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空當破綻,被對手抓住機會,一下子放倒。
主持這一場比試的仙師並非昨那位,但他在賽後給這夥子的評價卻和昨日幾乎如出一轍:你的功法和戰術配合很好,近乎完美。可惜殺傷力太低,已經無法適應中期以上的戰鬥強度。建議考慮重修一門大威力的功法,或者想法子弄一件上品法器也行——隻要有這運氣。
這回夥子可不再是昨那態度了,關鍵是他自己嚐到了厲害:集中全部力量,選了個了最好的機會……又能如何?人家用一件防禦性質的法器輕鬆就能抵擋住。其實昨姬若的彩雲綾本也能做到這一點,但女孩子實戰經驗還差點,讓這夥子抓住了空當。而這一次,他碰到的可不是菜鳥。
於是這夥子的大校檢之路算是結束了,而他也確實得到了頗為中肯的指點,聽不聽,那就取決於自己了。上品法器太過於虛無縹緲,不過作為外門弟子,西昆侖的大部分功法都對其開放,重修並不存在物質條件和資源上的麻煩,唯一的障礙,就是他是否舍得放棄自己前麵十多年的苦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