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球場,位於阿根廷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這是個曆史悠久的球場,可容納五萬多名觀眾,這兒也是阿根廷國家隊以及阿甲豪門河床隊的主場,而球場的名字,也正是來源於前河床主席,1978年世界杯決賽,就在這兒舉行,而最終阿根廷如願奪冠,所以紀念碑球場可以是阿根廷足球的標誌性建築物。WwWCOM
14年5月6日,已進入阿根廷的冬季,剛過正午,空氣中已經彌漫了絲絲涼意,球場內並沒有什麼人,隻有幾輛草皮整理機和場地的維護人員正在工作,阿根廷冬季聯賽也進入調整期,不但是阿根廷,在意大利、英格蘭、西班牙、德國幾大主流聯賽,在這個時間也同時進入休息期,這一切,都是為了即將到來的14年世界杯讓道,平心而論,世界杯參賽隊伍的技戰術水平也許不是最高的,有些甚至不如俱樂部球隊的水平,但是,披上了代表國家的外套,讓世界杯充滿了一種獨特的色彩,他們召回本國球員,刻苦訓練,便為了能在世界杯上取得心滿意足的成績,為自己的國家爭光。
而紀念碑球場,今晚些時候,將迎來有一場的友誼賽,參賽隊伍中並沒有阿根廷隊,而是他的鄰居哥倫比亞隊以及遠道而來的約旦國家隊,這場友誼賽對約旦來,並沒有太多的意義,他們沒有世界杯任務,隻是從長遠上講為了提升隊伍的足球競技水平罷了,可對於哥倫比亞隊來,卻有別樣的意義。
到哥倫比亞,老一輩的足球愛好者們,應該能夠想起他曾經的輝煌,一度占據國家隊積分榜的榜,狂人伊基塔、金毛獅王巴爾德拉馬、a米蘭殺手阿斯普利拉,一個個金光閃耀的名字在他們的那個年代給哥倫比亞打下了大大的一片江山。
但自從年前,世界杯上失利,埃斯科巴遭槍殺後,似乎哥倫比亞頭頂的光環已經不複存在了,它跌下了神壇,甚至,直接跌進了地獄,近十幾年來,哥倫比亞足球似乎一直與暴力、毒品為伍,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世界足壇的敗類。希羅德,便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成為哥倫比亞足協主席,上任以來,哥倫比亞足壇似乎刮起了一陣陣颶風,希羅德從哥倫比亞足球的根基開始,重新開始打造哥倫比亞足球新的格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足球改革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成績,同時哥倫比亞國家隊,在新上任的主教練何塞·科爾曼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從南美區預選賽上脫穎而出,獲得了南美區第一張世界杯的入場券。
本場比賽,便是14年世界杯前,哥倫比亞的最後一場友誼賽,一周後,他們將從波哥大飛往裏約熱內盧,並正式參加6月下旬在巴西舉行的14年世界杯比賽,作為友誼賽,這場比賽被安排在第三方中立球場進行,也是迫不得已,雖然這兩年哥倫比亞隊的表現,已經重新贏得了哥倫比亞民眾的信心和愛戴,其他國家對於哥倫比亞的看法還是停留在十幾年前,而哥倫比亞隊這次的世界被之行,也承載著向全世界球迷展示哥倫比亞足球魅力的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