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習的聲音,厚重蒼勁,不見用力,卻聲震四野,清晰可聞。WwW COM
“……萬物迥異,必有真音唯一。音修坎坷,定信為先……”
“……之前了修行幾境,既有新人加入,便由同班稍微複言……”
教習隨手一指,蕭羽不遠處,站起一個瘦高的少年。
看了過去,蕭羽真是認得,此人名叫嶽昌,在之前住處,可是極為熱情,來往最勤,話滔滔不絕,多有八卦奇談,看來是個定不下心的角色。
此時被教習點出,竟有些恍惚,估計便是之前注意力分散,被教習明察秋毫,一下抓住。
思考片刻,嶽昌才記起教習所言,連忙答道:“修行幾境,自低到高,乃是‘凡氣境’、‘地音境’、‘腔境’、‘真字境’、‘仙詞境’、‘忘情境’與‘希聲境’,共是七大音階……”
“以上幾境,與你等甚遠,隻需了解方向,深刻道理,以免偏差,”教習點頭,讓嶽昌坐下,徐徐道,“來到漠北外門,若無機緣,入音脫凡,不過蹉跎於‘凡氣境’一階四轉,再無長生之望……”
“……‘藏精’、‘養氣’、‘存意’、‘心動’,此一階四轉之分,以前已是講過,即便是世俗,也多有流傳功法理念,就不多贅言……”
教習目光一轉,忽然又點名道:“嶽昌,你心思靈動,就是憊懶,不思進取--堂上不多耽誤,新人的基礎學習,課下,就由你負責追補。”
“啊?!”嶽昌又是一愣,反應過來,臉色一苦,但轉眼看到蕭羽微笑看來,撓了撓頭,嘻笑點頭。
教習也不再關注這邊,開始講解當日內容,檢查各人進度,回答諸生提問。
蕭羽其實家族緣故,與修行界交道不少,雖是以前因為資質問題,頗有逆反,不願多聞,但耳濡目染,也不是懵懂無知,正好切合班進度,聽得也算入迷。
教習不但講解音修之道,也講述世俗文章哲理。外門雖,畢竟也是半步離凡,凡俗恭敬貢獻,足以收藏大多傳世經典。
“……修行,非是坐井觀,閉門造車……”
教習似乎對班諸生,不喜凡文的態度,多次督促,也成習慣,總是隨口重複。
“……音乃萬物深藏,露於表麵,不過凡聽,毫無真意……”
“……我等修音,到了深處,探求音意,化為真文,一言一語,切合動機,神威自顯……”
“……若是不明物,不知意,不順心,不查機,如何鍛造規則,脫地?”
“……凡人雖不長生,然深明事理,多有生聰穎,巧奪神機,化作筆筆驚言,傳世育人……有形之文,失卻音意,卻有大音痕跡,值得借鑒參考,不可錯失……”
種種淺顯道理,蘊含深意,蕭羽初次聽聞,竟是心神動搖,若有所悟。
遙遠不知名處,心弦傳波,也有特別悸動。
然而當堂諸生,甚少共鳴,雖是應和,麵色茫然,多為敷衍。
這般言語,可古老傳承,自有真意,修行界也算廣為流傳。但人各有慧,接受有別,實在也因言者身份,不過區區外門教習,隻知複述,無力深解,最終流為空談,不能下效……
蕭羽觸動,自然深刻銘記,日後身體力行,收獲巨大。
門中教習,自然不止一人,各有偏重。一日授課,有時兩人,有時多人,規律也有,需要蕭羽慢慢了解。
“……修行界外,其實另有地,不過傳聞渺渺,隻鱗片爪,多有謬誤,不可深信……”
其後課上,有一教習偶然所言,卻讓蕭羽心中一震,若有所思。
當日授課完畢,教習們上山,諸生回舍。
蕭羽藏著疑問,卻也不急,回去,便拉著嶽昌,求教基礎。
嶽昌偷懶不成,也是對他投緣,便細細講解。
原來班生源,隻是修行起步,雖是良莠不齊,也相差不多。
畢竟,資不凡,早被各顯赫大派收取,或是漠北內門自收,或是進展迅,入了外門高班。幾波篩選,留下的人員,也有執著,但更多是心知肚明,不甘放棄長生那一線之機。
當下班學生,大多在“藏精”與“養氣”徘徊,與蕭羽相比,不算前。
好的身體,是修行之基礎。
一階之境,重在健體,外在表現,與尋常江湖人士,並無多少區別。
漠北外門,傳授的便有“體修功”這等常見修行功法,另有“鳥鳴法”與“口琴法”,這兩種音修門派,特有凡氣境功法。
“體修功”鍛體,“鳥鳴法”和“口琴法”則練聲,不過練聲卻需養氣有成,以內息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