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二四年,大明啟四年,建奴命九年,正月。 WwWCOM
老奴努爾哈赤喪心病狂下九次汗諭,清查所謂‘無穀之人’,並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穀之人視為仇敵,捕之送到老奴定都遼陽時所建的都城東京城。最後於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殺光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穀之尼堪。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麵對建奴的屠刀,遼東漢民紛紛揭竿而起,可惜溫馴善良的農耕民族遠遠不是凶殘深山獵人的對手,太多不肯剃頭之遼東義民被屠殺。
許多遼東漢人往朝鮮義州方向,往大明山海關方向,往大明旅順口方向逃亡。一路上不知多少無辜的大明百姓被建奴獵殺。
廣寧府生員黃勝是廣寧的富裕之家,也禁受不住建奴橫征暴斂,已經家無餘糧。一家果斷選擇拋家舍業逃離老奴的魔爪,僥幸躲過了前來抓捕‘無穀之人’的八旗兵丁。
黃家不敢從大路逃亡,建奴騎兵來去如風,他們會無所顧忌的瘋狂砍殺能夠現的任何漢民。黃家正月初開始逃亡時有人口二十三人,一路上鑽密林,爬山崗,如今兩個月過去了,由於饑寒交迫僅僅剩下九人還活著。
黃勝的父親是個屢試不第的老夫子,如今一籌莫展,回頭已經無路可走,建奴殺人不眨眼,見到他們會不由分直接斬殺。往前就是大明寧遠城,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是自己已經油盡燈枯根本熬不到那裏了。
老夫子看了看自己家的兩個家生子,黃明理、黃明道,一路上全靠他們兩人狩獵,捕魚、采野果,才能夠讓自己和兒子活下來。
他現在不想再苟延殘喘了,自從自己的老妻和幼女病死在路上,他就有了一死了之的念頭。如今還有一個牽掛,打聰明伶俐的獨子黃勝,早早的就得了功名,本來還以為光宗耀祖全靠自己的兒子了。
誰知有不測風雲,建奴攻城略地,大明大好河山落入這些野蠻人的手裏。從此斯文掃地,漢人受盡屈辱還無法苟且偷生,到如今家破人亡,自己死不足惜,可是如何忍心讓自己的兒子也了此殘生?
老夫子對幸存的人道:”我黃家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老夫不走了,也實在走不動了,免得成為累贅拖累了幾個年輕人。“
其他幾個老家仆都哭了,大家都知道自己生路渺茫,這兩個月經曆過太多生離死別,經曆過太多艱難困苦,他們如今行將就木再也不願意讓還有一線生機的年輕人賠上自己的性命。
老仆黃富貴道:”老爺,讓明理、明道他們兩個帶著少爺繼續往西,不定還有一線生機,老奴也不走了,就在這裏陪老爺上路吧。“
老夫子掙紮著來到黃明理、黃明道麵前跪下道:”兩位請受老夫一拜。“
黃明理、黃明道兩人嚇得慌忙跪下磕頭道:”老爺,我們兄弟拚了性命也要保老爺走到山海關,您千萬不要想不開。“
老夫子老淚縱橫道:”老夫煩請兩位帶上我兒黃勝一起去山海關,兩位如果不是路上被我們這一大家子拖累,應該早就能夠脫險了。“
黃富貴是黃明理的父親,他也是油盡燈枯了。他知道讓三個年輕人和大家分開,他們能夠活下來的機會要大得多。他叫過自己的兒子道:“明理啊,你們不要管我們這些老骨頭了,把少爺平平安安帶到大明就對得起我們了。”
黃明道還有老娘活著,他哭著來到自己的娘麵前道:“娘,兒子背著您走,兒子不能丟下娘。”
黃明道的母親,才五十歲的女人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了,她慈愛的看了看自己的兒子道:“孩子,娘已經不行了,今就隨著老爺一起去,黃泉路上也不寂寞。你們一定要回到大明,要活下去,讓黃家有後。”
黃勝是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讀書寫字吟詩作賦是一把好手,對於世態炎涼生活技能是一竅不通。此時到了生離死別的時候已經如同被嚇傻了,自己以前隻是一門心思讀聖賢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的父母安排。
如今疼愛自己的母親撒手人寰,關愛自己的父親又要棄他而去,這如何是好?黃勝撲進父親懷裏嚎啕大哭道:“父親,兒子哪兒也不去,咱們一家共赴黃泉可好?”
老夫子憐愛的撫著兒子的頭,良久才忍住悲傷,從懷裏摸出自己和兒子的生員文書告身和一些地契、婚書之類的東西交給黃勝,含淚道:“兒啊!去關內,考舉人、中進士、做大官,以後練就強兵殺建奴報國仇家恨。”
黃勝被兩個忠仆架著離開了自己的老父親,三人悲悲戚戚一路向西。黃明道和黃明理都是好獵手,路上用獵弓也能夠射殺到一些動物,由於隻有三個人了,大家勉勉強強能夠充饑。
三人眼看著離寧遠中左所城越來越近,決定從林子裏鑽出來走官道。官道上都是逃難的漢民,他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往寧遠中左所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