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臣見了黃勝的奏疏也深以為然,他同樣認為袁崇煥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也上書彈劾,表態不能跟這樣的人同在遼東任職。WwW COM
可惜崇禎這個孩子已經先入為主,把王之臣、黃勝的奏疏留中,依舊跟袁崇煥探討收複遼東大計。
“五年平遼”的豪言壯語就這樣出台了,袁崇煥認為憑他一人就可以守遼東、複故土,要求年輕的皇帝給予他足夠的權力和財政支持。
不知高地厚的孩子再次上當,他想成為堯舜禹湯,麵臨黃勝的選擇題,毫不猶豫選擇了可以“五年平遼”的大忽悠,拋棄了王之臣和黃勝。
王之臣沒有如曆史那般隱退回鄉,而是給袁崇煥騰位置入閣回了京師。
崇禎新朝新氣象,皇帝不識人也不會用人,也難怪,他畢竟是個十七歲的娃娃,一個孩子而已,如果不是神童見識當然有限,很明顯朱由檢資質一般沒有過人之處,他完全是作繭自縛。
黃勝太年輕被同樣年輕的皇帝無視了,朱由檢雖然認為黃勝有才能,但是也認為他年少輕狂,居然以自己辭官不做逼朝廷革職可以一人複遼東的袁崇煥。
皇帝幹脆不理會黃勝,賜子劍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登、萊、津,移駐山海關。這樣的布置簡直是把大明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一大半都交給了大忽悠。
袁崇煥獲得權力和信任遠遠地過了南宋嶽武穆,可惜他沒有嶽飛的英雄氣更加沒有嶽飛的才幹,被紅歹是玩弄於鼓掌之間。
此時的崇禎皇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滿懷希望給予了袁崇煥足夠的信任和最大的權力,當然最後的結果傷害了這個幼的心靈,直接導致他以後極度不信任文官集團。
這是崇禎皇帝的悲哀也是漢民族的不幸,可惜作為先知的黃勝也無能為力。
在黃家灣島忙著過年的黃勝得到消息哭笑不得,崇禎如果把給袁崇煥的權力給了自己,黃勝真的可以五年平遼,給了袁崇煥隻有等著亡國。
這一刻黃勝霍然頓悟,自己要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很明顯在朱由檢皇帝手下辦不到,自己要完整的竊取江山社稷也不可能。
算了吧,該來的躲多不了,大明不被建奴和流寇打得稀巴爛自己恐怕得不到,自己隻要想方設法多救一些大明子民就可以,不破不立也!
黃勝換了思路,決定跟崇禎陽奉陰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摻合袁崇煥管理下的遼東戰局。自己埋頭展才是王道,不讓袁崇煥吃紅歹是的癟,如此重臣恐怕扳不倒。
如何才能夠讓自己置身事外又不失去已經到手的官位呢?黃勝苦思冥想計上心來!
於是乎,黃勝大人又有奏疏直達聽,內容古怪所有閣臣都哭笑不得。大明開國二百餘年也沒有出這樣的咄咄怪事。
已經是正四品的黃大人要求去京師參加崇禎元年的春闈,他爭取金榜題名成為名正言順的子門生。
為何如此呢?因為黃勝是大孝子,父親的遺願就是希望自己的獨子成為進士,他雖然官居四品,還念念不忘父親臨終囑托。
消息傳出又是滿朝轟動,大才子要來考進士真的假的啊?
崇禎這個孩子相當看中自己繼位後的第一次開科舉士,見聞名遐邇的大才子請旨要來參加這一屆科考,心裏蠻高興,他怕與吏治不符趕緊召見閣老們在平台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