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履帶供應商找上門(1 / 2)

畢竟隔著一個時空,有很多具體的東西與另一個時空的曆史是有些差異的。

李路找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現行經濟政策的資料認真的看了一遍,重點看了關於出口創彙方麵的內容,第一感覺就是,與另一個時空的曆史是大致相同,總的原則沒有變,但是具體落實的細節是有很大差異的。

比如出口退稅,在這裏不叫出口退稅,叫做創彙補貼,原則也簡單得很,幾乎是一刀切的——不管你出口創彙多少,一萬兩萬乃至一億兩億,都是按照“創彙一萬補一萬”的標準來進行的,隻不過補貼的是華夏幣。

裴磊告訴李路,他,“該政策之下,導致出現這樣的局麵,出口的商品質量遠超內銷的標準,因為有國家補貼,廠家可以不計成本地把用更好的原材料來進行製造,甚至同一樣商品,采用的原材料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不同的。”

“出口的一條生產線,內銷的一條生產線,可以這麼理解嗎?”李路問道。

“可以這樣理解。”裴磊無奈地搖頭道,“但盡管如此,能夠成功實現出口的工廠還是非常的少。工業產品,我們沒有競爭力。”

李路歎氣道,“是啊,現階段,能創彙的基本上是農產品。”

“聽你和日本人合作,往日本出口蠶絲。”裴磊道。

陸港地區是蠶絲的重要產區,李路和三井公司擴大合作範圍之後,把蠶絲作為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來對待,一年的貿易額也有兩三百萬美元這個幅度。隨著包產到戶的充分落實,蠶絲的產量會越來越大。這項貿易是有得做的。

“是的。”李路道,“前進農場有合作的意向,他們種植,我承諾收購。不過價錢沒談好。”

裴磊笑道,“換一下,合作主體變成奮遠公司,價錢肯定是很好談的。”

李路嗬嗬笑了笑,,“正有此意。”

奮遠公司是港資合資企業,前進農場和奮遠公司合作,賺取的就是外彙了,起碼是港幣。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路直接把收購價攔腰砍上一刀,前進農場也會答應的。

隻是這些事情被李路放到了後麵,當務之急是搞掂軍火貿易的單子。

李路手裏最大的利器是擁有外彙使用權,這是從紅色防務公司從老光明廠手裏繼承下來的,成為紅色防務公司最大的底氣。當前,有這種權利的,隻有少數幾個特大型國企。

從遠期來看,亞洲虎坦克給紅星廠,確切地,給李路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機遇,還有更重要的軍工製造準入證以及稀缺的外彙使用權等資源。

劉貴鬆跑過來,向李路彙報,“三哥,三二五廠的人來了。”

“三二五廠?”李路一時沒回過神來。

劉貴鬆,“昨向你彙報過的,亞洲虎坦克的主要配件廠,供應履帶的。”

“哦,請他們到會議室吧。”李路想起來了。

位於西南的三二五廠是坦克履帶的軍工廠,全國生產坦克履帶的工廠一共有三家,三二五是最的一家。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他們的履帶很少能夠供應到一機廠那邊,甚至光明總廠也很少采購他們的履帶。亞洲虎坦克開始進入了全新製造階段,也就是,前期是以庫存的部分59坦為基礎進行改進,現在是要進入全新的生產階段,戰術性能比59坦底盤為基礎改進而來的要更加全麵一些。

三二五廠顯然是衝這個來的。

裴磊,“你先去忙,這邊有消息我讓人通知你。”

李路囑咐了一句,“整車出來了,直接拉去試驗場進行試驗。”

“放心吧。”

李路和劉貴鬆來到會議室這裏。

紅星廠和紅星防務公司之間的人員流動是沒有阻礙的,也就是,紅星廠的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們,是可以在兩個企業之間來回調動的。這也是李路具體管理運營紅星防務公司的具體體現。紅星防務公司的部分人員是原光明廠的人員,這部分人員的絕大多數的編製都轉移到了紅星防務公司。因為新光明廠是紅星防務公司的大股東,因此紅星防務公司一樣得到了一定數量的事業單位編製。因此倒是沒有遇到多少阻力。

而像裴磊這樣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大多數都被保留了新光明廠裏的職務和待遇,而在紅星防務公司這邊的工作,算是兼職,沒有工資的,但是李路以補貼的名義給他們發錢,倒是讓這部分重要的骨幹很賣力地工作。

三二五廠是一家規模不大不的機械廠,屬於昆明軍區後勤部,原來是修理廠,逐漸發展為能夠生產坦克部件的製造廠,以坦克履帶為主,包括一些主要的鋼製配件。

不過,這兩年,許多軍工廠已經嗅到了寒冬的味道。部隊的采購大幅減少,尤其是大型地麵主力裝備的采購大大減少,依靠大型地麵主力裝備部件來維持生計的三二五廠,日子越來越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