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修路修茅坑(1 / 2)

權力失去控製的結果就是民不聊生談官色變。

村裏人一般家長嚇唬不聽話的孩子,通常都會:不聽話就讓警察來抓你!

警察應當是對付犯罪分子的,而不是人民群眾談之色變的職業。代表著國家合法暴力,一旦突破了合法這個框架,就會站到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麵,不再是人民群眾守護神,而是人民群眾避之不及的群體。

盡管深知這個年代的種種野蠻現實存在,同時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李路依然感到深深的震驚和無力。

目送周秘書上車離開,李路心裏安慰自己——但願周秘書能和命中注定一般順順利利的發展起來吧。

鄉村的夜晚很美,李路在路邊撒了泡尿就回去睡覺了。

撒尿的時候,他就想起如廁這件人生大事。村裏隻有三處廁所,而且要麼幹脆是水缸裏麵裝半缸水然後上麵架塊木板人蹲在上麵拉,視為濕廁,要麼就是幹脆地上挖個茅坑直接拉,視為旱廁。

衛生狀況那是不用想了,李路這種在老山前線待了那麼長時間見識過貓耳洞的人都受不了那味道。尤其到了夏,那蒼蠅蚊蟲絕對是烏壓壓的常伴你左右。

修公路建廁所,就在那麼幾秒鍾裏被李路給提升到了戰略事務表裏。

回到家裏,老媽和倆妹妹去睡了,老爹和大哥二哥還在中堂那裏一邊喝茶一邊話。至於李祖明,不用催促,回屋溫習功課準備迎接期末考試。考前三了,就能學開車,還有什麼比學開車更吸引他的。

李路坐下,,“爸,我想給村裏修修路,建幾個公共廁所。這個事我和大哥談過,大哥已經在聯係了。”

李國光拍了拍大腿,道,“這是好事,就該這麼做。咱們老李家祖上也是這一帶有頭有臉的,往上幾百年,祖先還有當過知縣的。你們現在都有出息了,尤其你,老三,當了處長,很應該為鄉親們做點事情。”

“爸,做好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李家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平時不在村裏一些閑言碎語你不知道。有些人咱們家發達了也不給村裏人發點錢,有眼紅病的可不少。他們知道咱家有錢,但不知道是個什麼概念。得,這個路一旦修了,肯定就有概念了,到了那個時候,吃力不討好被別人戳著後背罵,可一點也不奇怪。”

幾兄弟裏,就數李家華回來的勤快。奮遠公司一直在招人,當然的是首先照顧自己村裏的鄉親。那些年輕的夥子姑娘,擺在他們麵前的大多是繼承父業種地,有機會到市區裏上班,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魚躍龍門啊!

百興村是大村莊,周邊圍繞著它的還有好幾條經年累月搬出去形成的好幾條衛星村,戶籍人口有一萬多人,人力資源非常的豐富。

奮遠公司一直在擴展,也就意味著一直在招收人手,不斷的招不斷的不夠用。因此李家華是經常往外農村跑招人的,城裏的適齡青年不是幹部就是職工,像當初的第一批花費高昂代價挖過來,這樣的方式顯然是無法形成長久機製的,成本太高。

因此,李家華是更清楚村裏人背後的閑言碎語。

李國光一下子就沉默了,這是很現實的事情。你同樣窮叮當的時候,親朋好友鄉裏鄉親和你的關係保持得很好,大家都一樣,誰也別看不起誰。等你首先富裕起來了,一開始是羨慕,然後就變成了嫉妒,最後會演變成仇恨。

你個有錢的王八蛋那麼有錢了也不知道分點錢給親戚朋友們花花。

憑什麼你就能賺那麼多錢啊?

在這種情況下,你站出來我出錢給村裏修條路,是好事,方便了鄉親們的出行,但是,也暴露了你到底多有錢。

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給我們百幾十萬回進城買碗粥喝喝?

這不是事情,本想替村裏做點事情,如果換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針對矛盾,那就又有什麼意義。

李耀華沉吟著,“得想一個周全一些的辦法,鄉親們打心裏支持,這個事情才能做。”

“找劉向陽他爺爺,村支書嘛,讓他出麵辦這個事情,大家就沒什麼可的了。”李家華提了一個建議。

李國光微微點頭,“這是個辦法。”

他看向李路。

李路卻是想了想,道,“我覺得還是不夠周全。爸,你看這樣行不行,讓村支部出麵,每戶收點錢,集資修路,可以少收一點,比如一戶收個幾塊錢,主要是個象征意義。像福叔那樣的經濟好一些的,自願的前提下,收個幾百塊。其他的咱們負責。”

李國光頓時眼前一亮,“這是個好辦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看幹脆勞力也不用找了,就村裏的青壯上。路是大家一起修的,這以後也就沒什麼閑言碎語了。”